——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牛羊肉产业博览会将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持续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问题将继续存在。
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牛羊肉产业也恰逢其时。就当下的牛羊肉产业而言,国产牛羊肉供不应求,进口牛羊肉大肆涌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摆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牛羊肉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昨日在北京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牛羊肉产业博览会将于7月10—1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办。此次展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赤峰市人民政府、中国食品报社联合主办。德润食品(赤峰)产业集团、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东方万旗、蒙容肉业等牛羊加工企业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与会者共同认为,我国目前牛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例仅为5%—8%,牛羊肉产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介绍了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牛羊肉产业博览会的相关情况。黄国胜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迈入发展新常态,今年又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食品行业和相关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牛羊肉产业亦不例外。
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讲话 黄国胜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对营养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使得我国牛羊肉消费量大幅提升,在肉类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牛羊肉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商业前景。“一方面,国内牛羊肉生产供应相对不足,深加工水平较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开放为海外牛羊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越来越多的进口牛羊肉涌入我国市场。国内牛羊肉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充满挑战和机遇。”
“面对新的产业环境和消费环境,牛羊肉企业该何去何从?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权威媒体,中国食品报对此非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业局局长李自学致辞 赤峰市农牧业局局长李自学在发布会上谈到,2015年,赤峰市举办的第二届牛羊肉产业大会意向签约金额28亿元,今年的产业大会影响将更广更大。李自学介绍,2015年,全市牛肉产量达23万吨、羊肉达18万吨,连续10年位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十三五”赤峰将打造“中国牛羊肉之都”。
“走高附加值精细加工之路是未来我国牛羊肉产业发展方向。集团在未来深加工之路上将把握家庭去厨房化、餐饮去厨师化这两大核心。”德润食品(赤峰)产业集团董事长秦宇辉说。
“牛羊肉产业大会非常专业、专注,是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曾参与前两届产业大会的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的净化,牛羊肉产业成长空间将越来越好。
恒阳集团市场部部长张若愚介绍,企业与中国食品报社合作多年,去年产业大会展位达200多平方米。张若愚说,集团从2014年开始发力,在澳大利亚等国收购企业。今年预计收购国外牛肉生产企业8家。未来将开拓线下渠道,并在线上发力,面向餐饮,使产品方便化、便捷化。
“牛羊肉产业大会这一平台对企业塑造品牌、行业规范发展起了主导作用。”中澳农牧集团销售副总裁安户表示,2015年集团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屠宰。未来,集团将利用肉牛资源,在国内建立繁育农场,完善产业链。
乌拉圭贸易商GuioraKaplan表示,目前中国西冷、眼肉、里脊等高端肉的消费量开始增加。中国目前是乌拉圭牛肉最大的买家,覆盖产品十分广泛,如牛前、牛后、牛骨、碎肉等。本报记者唐卫/摄 供需缺口难填牛羊肉产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持续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问题将继续存在。
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牛羊肉产业也恰逢其时。就当下的牛羊肉产业而言,国产牛羊肉供不应求,进口牛羊肉大肆涌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摆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消费继续增长
供需总体偏紧
早在去年4月20日,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就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其中对牛羊肉产业的预判是牛羊肉消费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报告称,未来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年牛羊肉产量分别为万吨和万吨;年牛肉产量达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9%;羊肉产量达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5%。
与此同时,牛羊肉消费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考虑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消费习惯、肉类价格等因素,预计未来我国牛羊肉消费继续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年牛肉、羊肉消费量分别为万吨和万吨,年分别为万吨和万吨,比年分别增长22.3%和26.8%。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预期牛羊肉消费增速将下降。预计未来10年,我国牛羊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均低于过去10年。
我国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未来10年,考虑国内牛羊产业发展速度和国际市场供给能力,预计到年我国牛肉供需缺口在50万吨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万吨左右。
未来10年,牛羊肉仍将处于供给偏紧状态,受此影响,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运行,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然而,牛羊肉供需水平还受疫情、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政策等影响,国内也将呈现出阶段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国内挖掘潜力
国外进口调剂
目前,牛羊肉供需失衡依然存在,今后我国牛肉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国内挖掘潜力,国外进口调剂”,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调剂余缺,从而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进口牛肉正在涌入我国。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年我国肉类进口总量为.79万吨,较之年减少了34.32万吨。然而,和年同期相比,猪肉、羊肉、禽肉及其制品的进口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反观牛肉及其制品的进口量,年却增长了40.65%。
目前,国内羊肉市场竞争力不强,受羊肉生产成本增加和羊肉消费量增长等多方面因素作用,我国本土生产的羊肉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也是羊肉进口量激增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市场流通环节,进口肉与本土生产的羊肉没有明显区分,市场价格混乱,对国内养殖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较于国外牛肉进口量的大幅增长,进口羊肉呈现出放缓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年,我国羊肉净进口量约28.8万吨,较年的12.3万吨增加了2.34倍。年,我国羊肉进口量虽保持增长,但已经呈现出进口量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年1—6月,我国羊肉进口总量为13.08万吨,以冰冻肉为主,主要来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
供给侧调整结构
赤峰论道可期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市场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到牛羊肉产业也是如此。一方面国产牛羊肉的产量正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海外牛羊肉的进口量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牛羊肉产品开始挤上消费者的餐桌。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美味、便捷的牛羊肉产品,成了广大牛羊肉企业的当务之急。
据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牛羊肉及其制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透露,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将于7月10—12日在内蒙古赤峰举行。届时,将有几百家牛羊肉及上下游企业齐聚赤峰,展示产品,交流商机,共同助推牛羊肉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共吸引了多家企业的参与,其中牛羊肉加工企业占50%。此外,大会参观量高达2万多人次,累计签约金额突破28亿元。”大会组委会介绍,“而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将在第二届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参展企业和参观人数预计都将被刷新。”
除了中国牛羊肉及其制品博览会之外,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将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供应侧改革、产业链建设、海外投资等业内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中国牛羊肉行业颁奖盛典也将与博览会同期举行,年度金牛奖、年度金羊奖、十大创新产品、十大人气品牌等行业大奖将一一揭晓。本报记者穆培龙
牛羊肉企业海外并购时代来临出海勿错过“窗口期”
长期的供需失衡,让中国牛羊肉产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全球资源的争夺战中。
随着国际贸易政策的开放,特别是中新自贸协定和中澳自贸协定的正式生效,我国牛羊肉加工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贸易进口,海外并购持续升温。年3月31日在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释放出一个信号——牛羊肉企业海外并购时代来临。
肉企布局海外市场
更看重资源和对接
年,新希望集团旗下新希望投资基金与多位战略合作伙伴收购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的多数股权;
年,黑龙江恒阳牛业责任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TABRO和HYMOE工厂,同时加快乌拉圭、阿根廷的相关并购项目;
年,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新西兰牛肉业务第一的SFF;同年,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知名牛肉生产企业Bindaree集团旗下YolarnoPtyLtd的45%股权;
……
大环境,大背景,大时代,大机遇。据统计,我国企业在年掀起的海外并购潮,推动亚太地区的年交易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而年预计这个数字将有增无减。
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国内有实力的肉企纷纷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海外优质低价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对于我国有实力的牛羊肉加工企业来说,更看重的是国外资源和国内市场的对接。同时,资本输出会带动品牌输出,我国肉企对海外牛羊肉企业的并购,有利于提高其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梅特国际集团是一家专门服务于进口牛肉市场开发的咨询机构,该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晓锋预计,随着中澳自贸区协议的签订,我国牛肉消费量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企业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会对海外资源、技术及市场表现出强烈的诉求,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赴海外参与投资或并购。
不仅仅是澳洲,国内企业的触角正延伸到世界各地。今年,中蒙草签蒙古国牛羊肉输华议定书,正式开启牛羊肉相关贸易,国内牛羊肉加工企业纷纷赴蒙寻找商机,更多投资、并购的大戏正在或将要上演。
第三届牛羊肉产业大会将办
助力企业把控出海“窗口期
为了深入分析国内国际牛羊肉行业现状,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帮助国内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海外资源和市场,抓住投资的关键“窗口期”,尽可能把控海外投资和贸易的风险,将于今年7月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的第三届牛羊肉产业大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详解牛羊肉海外投资要点。同期举办的第三届牛羊肉产业博览会,还将搭建一个国内外牛羊肉厂商、贸易商交流、交易的专业平台,促进牛羊肉企业更快发展。
据了解,此次大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赤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食品报社主办,由中国食品报·冷冻产业周刊、《冷冻食品》杂志、德润食品(赤峰)产业集团和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承办。
据主办单位之一代表、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介绍,年,由中国食品报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在内蒙古包头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共1.5万人次现场商贸洽谈;第二届大会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2万多人次参观,其中包括多位来自中国冷冻冷藏食品经销商协会及中国烹饪协会火锅、快餐、清真、西餐委员会的专业观众,体现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特点。
据介绍,第三届大会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之上更贴近产业并设置更加丰富的活动,包括第三届中国牛羊肉产业高峰论坛、颁奖晚宴、牛羊肉行业资本对接论坛和牛羊肉及制品博览会。其中,高峰论坛设置了丰富的议程,内容涉及中新牛羊肉产业发展变化及对华贸易分析以及业内颇为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王薇/文赞赏 长按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