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钢苏和/撰文 钱德海/摄影

巴林蒙古族婚礼习俗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又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游牧文化特点。它高雅不俗,别具一格,充满了诗情画意。婚礼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多姿多彩的草原民族风情。

巴林蒙古族作家纳·宝音贺希格所著的《巴林婚礼》(汉文由苏日嘎拉图翻译)一书中,对巴林蒙古族婚礼习俗作了详尽而趣味性的描述。

▲风情浓郁的巴林草原

选择媒人。提亲的媒人必须是父母双全,有儿有女的“健全”之人,俗称“全福人”。同时,作为媒人,还要具备办事伶俐、能言善辩、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在十里八乡都有一定威望的男性。

哈达美酒定终身。确定了媒人,待良辰吉日,媒人便带上美酒、哈达上门提亲。在一番介绍后,女方家人如果同意这桩婚姻,便接过媒人敬献的哈达和美酒,此时,婚事就算得到初步确定。

▲盛酒宴

许婚酒宴。女方同意婚事后,就要操办许婚酒宴(蒙古人称“益和酒”)。许婚酒宴先要请“智者”选择吉日,方可举行,这是订婚前必须履行的一种规矩性的传统习俗。宴席开始,先由男方来人向女方父母和长者敬酒献哈达,并说明来意,共同协商彩礼和相关事宜。在蒙古人看来,儿女婚姻是大事,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再变更。

彩礼与婚期。巴林蒙古族人历来把偶数视为吉祥数,因为偶数可以双喜临门,四季好运,六六大顺,八方进财。同时也把三、七、九等特定的奇数视为吉祥数,因为阳春三月,春到草原;盛夏七月,绿满家园;金秋九月,收获一年。

在蒙古族人的观念里,三、七、九是广阔、幸福、长寿的象征。按照这一古老的数字习俗,一般由女方先提出彩礼的要求,男方则按女方要求,把羊、牛、马等作为彩礼予以馈赠。当然,彩礼都是在双方友好协商、自愿馈赠的前提下进行的,绝非索要或强迫。

与此同时,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进一步商定男女婚期、接亲人数、时间等事宜。此事一旦确定下来,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一般不再见面。

婚宴准备。婚姻庆典是双方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也是完成婚嫁的重要环节。所以,自从婚期确定后,男方就立即着手准备婚宴事宜。男方要准备的事情比较多,如筹备酒宴、确定厨师、邀请客人、商定接亲、选定新郎随从、迎来送往宾客接待等事宜都要仔细安排。接亲的人数要求奇数,如五人或七人,而回来时加上新娘便成了偶数,即六人或八人。

女方需要操办的事情也不少,比如长袍靴子、珊瑚头饰、玉翠手饰、送亲嫂子、新娘陪伴等都要一应俱全,准备妥当。同时,女方也要举办答谢酒宴,招待乡里乡亲、亲朋好友,并敬酒答谢。

▲为新娘分发

▲出嫁姑娘盖头仪式

接亲。到了成亲这一天,提前被邀请的“萨达格”(接亲负责人)便率领五人或七人的接亲队伍按事前约定时间带上全羊、白酒等礼品乘马赶往女方家。

虽然被挑选的接亲队员个个精明干练,威风凛凛,但到了女方家门前,一切“威严”便荡然无存,随随便便就想把姑娘接走可没那么简单——姑娘的嫂子拦门没商量,来者将一律被“拒”之门外,就是新女婿也不例外,因为,在这一天拦门嬉闹不分大小。

▲挡住新郎斗智

双方摆成“对峙”阵势,一场极富戏剧色彩的舌战随即展开。最后,由于责任重大,接亲的人必须笑脸相迎,委曲求全,任人嬉戏,而且还要有足够耐心。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只有男方甘拜下风,并赶快拿出随身带来的香烟、糖果甚至红包进行一番打点后方可获准进屋。就是进到屋里,还得费尽周折,冲破千奇百怪“女儿阵”,才能把新娘接出来。

屋内的程序独具草原特色:男女双方“合仓”是第一道程序。所谓“合仓”就是为了表示两家已和亲,不分你我,而由男方将自带的酒倒入女方家的酒壶,两家酒合到一起就叫“合仓”。而经过“合仓”的酒还要敬给双方入席的人。

▲羊胫骨宴

有些地方也有用钱币“合仓”的习俗,但数额最多都不超过元。紧随其后的就是第二道程序——馈赠礼品、敬酒、献哈达。同时,女方还要为新郎换装,并为新郎佩带烟荷包、腰刀和毛巾……

一切安排妥当后,双方便坐下身来品尝奶食,推杯换盏,相互敬酒,进而以酒“短兵相接”。男方来客在隆重而热烈的场面下,当然要一醉方休女方才肯收兵。在这期间,女方的嫂子们会别出心裁,要求新郎上演掰羊脖骨的游戏,一来是观察新郎的掰骨技巧,二来测试新郎的手劲。如果掰不开,就会被嫂子们当作笑柄奚落,故意让新郎难堪,因此只有设法掰开才能挽回颜面。

▲新娘出嫁,亲情难舍

新娘出嫁。在女方执婚人宣布:“新娘出嫁时辰已到”的指令后,双方迎送亲的队伍便准备起程,起程前送亲的歌声随即飘起,姑娘闻声泪下。据说这样最好,说明新娘温柔如流水,如果滴泪不掉,欢天喜地跑到人家去了,就要被人笑话。接下来就是新郎、新娘要骑马绕仓(绕香炉)三周,女方还要给接亲者敬献上马酒,以示友好并祝福一路平安。

在男方家里,等候多时而万分焦急的人们,直到发现一群马队和车辆出现在视线时,他们的心才算落下,如释重负,便你说我笑的走出家门,来迎接贵客和新人。

▲新娘出嫁绕仓

新郎陪伴新娘在女方家绕过仓后已先期回到新家等待,此时也要随众人乘马出来迎亲。当接近新娘婚车时,女方的平辈骑手便扬鞭摧马,一涌而上,飞奔而来,上演一场抢夺新郎的帽子、佩箭的大战。而男方的骑手们则竭尽全力护卫新郎,以防被抢。双方骑手你争我夺,大队人马奔驰交错,场面红火热烈,格外刺激。

一番精彩的嬉戏后,女方送亲使者便来到男方家门前,当欲要进入新房时,同样也会尝到闭门羹的滋味。此时,多个小男孩早已用木棍把门顶了个严严实实,对送亲者还以颜色,不说些软话,来点“实惠”表示表示,送亲者就甭想进门。

▲拜天地

▲九拜之礼与圣水洗礼

▲给父母磕头

结婚典礼。婚礼由男方主办,场面隆重而热烈,整个场内亲友齐聚,高朋满座,大家兴高采烈,尽情畅饮。新娘敬酒、拜见公婆、结识亲朋等仪式便按顺序进行……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动听的歌声便慢慢飘起,随之,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婚礼节目便陆续闪亮登场。这时的人们情绪高涨,都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有时欢庆的场面甚至延续到东方吐白……

▲新娘婚后第一件家务——倒灰生火烧茶

前辈教诲,后人传承。作为草原文化,巴林婚礼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婚俗,这一古老的习俗从多个侧面折射出草原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和草原民族不朽的文化脉络,整个过程简直就是一首精彩无比、美好动听的草原牧歌。

来自“赤峰画报”的天地↓↓↓

赤峰微生活感谢你的阅读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精彩看法

商务合作: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ly/25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