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免费订阅""东台时空""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吕氏春秋·尊师》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教师节最早诞生于民国时期,几经变化,才是现在每年的9月10日。 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教师节,有多个版本。有说三个的,也有说四个的,还有说五个的,但无论哪个版本,第一教师节是6月6日,起源于民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邰爽秋倡导的是6月6日,起源于民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邰爽秋倡导的,这是大家公认的。 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六六”教师节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年,教育界知名人士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发起,并联合京、沪教育界同仁,拟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教师节,得到全国的响应。但这个教师节,并没有得到官方立法承认。 邰爽秋(—),字石农,江苏东台人。他出身于贫寒的书香门第,曾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同年公派留美,入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年被民国政府任命为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兼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与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曾经被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 年,邰爽秋到河南大学任教,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他目睹了农村、城镇经济的衰败。于是,他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的“民生本位教育”的主张。他认为发展民众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生活水平。年5月,他联合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程其保、南京一中校长李清悚等人发起倡议,定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节。数日间,得到了南京、上海教育界数百人的响应。 查阅年6月7日《中央日报》题为“第一次教师节”的报道,报道说:“6日下午3时,假中央大学科学馆举行第一次教师节大会,到有该会发起人邰爽秋、谢循初、张忠道数十人,暨大中小学校职员余人。开会行礼如礼后,首由主席邰爽秋报告成立该节之意义,三点如下:(一)改良教师之生活待遇;(二)保障教师之地位稳固;(三)增进教师之专业修养。次由各机关代表、各埠代表相继演说。至5时许始摄影散会。” 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了《教师节宣言》,全国各地,闻风响应,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界因有“教师节”而欢欣鼓舞。年5月,南京教育界通过市教育局长向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要求,明令规定6月6日休假一天,遭到当时教育部拒绝,但允许教师自行组织纪念活动。于是各地教师每年就在6月6日这天,自发集会庆祝,并举办各种活动以示纪念,如在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开封、南昌、徐州、镇江等地,都有盛大的集会。 由于“六六”教师节缺少官方认定,长期停留在民间倡议层面上,所以此后数年,虽有一些学校于每年6月6日举行纪念活动,但因为只是教育界人士的自发行动,规模一直不大。三年后的年,北平《京报》6月6日7版,刊有“六六教师节不得藉名放假,教育部已有明令”的报道: 年6月6日《京报》 南京五日电:近年来教育界中有所谓教师节运动者,拟于六月六日,定为教师节,于是日放假一日,以便教师作精神上之休整。记者昨至教育部,探知河南教育厅,四日曾有电来请示称,该省教师节筹备处,请于六月六日令全省各学校,放假一日,是否可行,请核示。教育部当即复电称,教师节并无明文规定,不得藉词放假,以重学生学业,仰转饬知照。是教师节不得放假,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已明令示遵矣。年6月7日,《京报》又以“昨日教师节,沪各校教职员昨举行庆祝”为题报道: 年6月7日《京报》 中央社六日电:沪大中小校长教职员六日下午三时,联合举行庆祝教师节大会,参加数百人。市长吴铁城代表及教局长潘公展均有致词。 在以后的几年当中,每到教师节,各地都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各学校放假或停课一天,各地报纸大都发行纪念特刊,有的书局还对教师购书给以特别廉价优待。一些教育专家、教师撰写文章在报章杂志上讨论这个问题。一些报刊也纷纷报道有关“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当时还有人谱曲作了《教师节歌》。 各地不少教师还联名向教育部呈请设立教师节,并通令全国举行庆祝,有的还向国民代表大会提议案,但都无果而终。 可见,“六六”教师节并未得到政府认同,而北平的《京报》报道上海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可见当时的北平并未开展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不过,“六六”教师节虽未被国民政府承认,影响却不断扩大,连苏区也积极响应,届时举办庆祝活动。总之,“六六”教师节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毕竟是载入中国史册的第一个教师节。 ◆投稿信箱:jsdtsb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白癜风影响力人物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dl/69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