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盛夏的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千帆齐进,百舸争流,改革创新的浪潮奔腾不息。

十六年策马扬鞭,十六年砥砺奋进,这片热土谱写了一部充满激情的创业华章——在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中,赤峰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集约”的方针,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园区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强,集群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显现,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区工业产值的近90%,已然成为红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截至年底,高新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家,实现产值亿元,税收7.4亿元,安排就业3万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0亿元,建设道路68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线73.6公里,架设供电线路74公里,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2.5万吨污水厂一座,配套中央商务区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2.3万平方米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20万平方米职工公寓已竣工投入使用。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创新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目前,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专利余项、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19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1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园区企业拥有注册商标余个、自治区知名产品10余个,稳步提升的创新能力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高新区始终坚持以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谋划发展,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现在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国家低碳试点示范园区、自治区节水示范园区,这既是国家对红山高新区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高新区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时代的脚步疾速前行。未来五年是高新区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五年,新思想、新理念为园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新区带着新使命、新任务调整完善思路目标、措施办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做专冶金产业、做强医药产业、做优纺织产业、做大装备制造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持续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不断增强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

作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和打造赤峰东部工业走廊、挺起赤峰工业脊梁的重要支撑,高新区准确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原有优势项目的创新和嫁接,引进高、精、尖项目和人才,着力促进高新区产业纵向形成产业链条、横向形成关联配套;大力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园区土地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向现代高新产业园区转型。

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政策持续加力,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各项利好政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新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抓项目保投资,继续深化园区综合治理,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以全面创新为抓手推进现代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绿色平安园区。年,红山高新区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1.5%,上缴税金8.2亿元,新增就业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在未来五年内,园区冶金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到50%,医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占比稳步提高达到3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凸显并巩固,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高回报的产业环节不断加强。

一路走来,有坎坷、有坚持,更有梦想与希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从前的荒山野地变成了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建设者的蓝图构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高新区总结优势、查找短板、挖掘潜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聚焦用力,为打造升级版的产业发展平台再出发、再起航。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2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