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建湖县西北部有一个小镇村落,名叫宝塔镇宝塔村。这个村子因为有一座宝塔而闻名,里面有许多古老的遗迹和奇特的景观。 宝塔村北边的朦胧庄,有一座特别的砖塔,叫朦胧塔。这座古塔是盐城现存的两座古塔之一,也是苏北唯一的三层断塔。它的建筑结构很特别,有九个半的塔门,上面两层是三个塔门,下面一层是三个半的门,这种样式在中国古塔里较为少见。 讲起朦胧宝塔的起源,有各种说法,但都跟朦胧这个地方有关。朦胧最初叫大河口,是个停船和做水上生意的港口,因为位于西塘河汇入射阳河的交汇点,所以有“两河抱一镇,一镇传千年”的美誉。 相传,唐初李世民东征途中,曾在此地遭遇险境,幸而化险为夷。彼时,为摆脱追兵,他策马疾驰,穿越建湖,途径走马沟、洗泥沟,终因洗马而延误时机,追兵渐近。夜幕降临,圆月高悬,李世民于枯井旁藏身井底,危急关头,数只大蜘蛛迅速织网,遮掩井口,使得追兵难以察觉,李世民得以逃脱。此等奇遇,被后人传为佳话,而“蒙龙院”(今净慧寺前身)及其内的蒙龙塔,便是李世民为感念神灵庇佑而建。皇帝自比为龙,蜘蛛蒙蔽龙目,故取名“蒙龙”,后演变为“朦胧”。 自古以来,朦胧古塔就是文人墨客喜欢聚集的地方。听说古时候有两位官员,一个文官一个武官,为了欣赏水上的美景,在射阳河上抢道,双方眼睛瞪得大大的,船桨互相较量。当地的保长赶紧划船过去劝阻,还想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们通过吟诗来决定先后顺序。最后留下了那句著名的佳句:“双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看风景赏月亮,被这水天一色的美景迷得神魂颠倒,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广为流传的传说。 朦胧塔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元丰年间,后来在明朝进行了重建。它是我国盐阜平原现存的两座古塔之一,另一座位于东台市的海春轩塔,也是苏北地区保存原貌较好的古塔。这座塔高16.7米,分为三层八面,造型古朴雅致。塔内还有个八角形的地宫,每边长0.55米,深1.47米。地宫内有葬舍利函,体现了宋明建筑风格。年,朦胧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人们探寻历史、缅怀先贤的重要场所。 如今,朦胧塔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射阳河畔,在时光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宝塔村和朦胧塔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千年的传说依旧流传,朦胧塔的故事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56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