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3/6301825.html

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

全面推动“厕所革命”

以来

东台市先后投入万元

改建中心城区公厕78座

新建20座

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间成为了

“颜值高、设施齐、功能多”的街头一景

聚焦改善民生,推进“厕所革命”

厕所是文明的一扇窗口,厕所问题更是关乎广大群众生活品质的基本民生要求。近年来,“厕所革命”向全域延伸覆盖,一直是东台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进一步解决厕所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东台市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聚焦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解决了城乡厕所规划设计滞后、布局不够合理、标准参差不齐、维护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卫生文明程度。

统一规划布点

▲东台市公厕及旅游公厕分布图

东台市将厕所新建改造纳入每年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针对老城区公厕老旧、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短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整合住建、旅游、国土等部门资源,利用老城区拆迁征地、绿地公园和市区闲置地块,依据配置标准规划布点,满足市民需求。

城市公厕外观、色彩、造型设计注重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设有鲜明的标识和指引牌,内部功能合理,注重以人为本,方便使用,特别要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

精心设计施工,注重嵌入东台历史文化元素,古今融合、内外一体,致力将每座公厕打造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厕一景一特

▲北海游园公厕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东台市新建了一批功能多、颜值高、品质优的精品公厕。

北海游园、新德路、黄海西路、通榆河路风光带、广场路、北海西路、九天南巷、吉庆路等一批旅游公厕,设计上结合现代文明,嵌入东台条子泥、天仙缘、二胡等历史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周围环境风貌。从造型、选材用色、功能布局、到污水废气排放控制和内部空间的形象提升,全面融合于城市景观中。有的大气简洁,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时尚新颖,造型和外饰景观各异,一厕一景一特,构建彰显东台地域特色的公厕景观文化。

▲人性化设计(第三卫生间)

细节设计

彰显民生温度

公厕+复合功能

公厕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针对女性“如厕难”问题,合理分配男女厕位比例,将男女厕位比例由原来的1:1按照旅游公厕标准优化到3:5,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优化到1:2。满足老人、儿童和特殊群体的需求,设置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厕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装置除臭排风设备及空调,确保厕间内空气流通,温度宜人。完善服务功能,增加烘手器、红外感应器、声光报警器等人性化设施。公厕蹲位设有扶手、搁物置板、挂钩,用于放置随身物品悬挂外套等衣物,所有公厕均为无接触感应冲洗,更加卫生洁净。在休息等待区设有纸巾机、擦鞋机、书报架、医药箱、晴雨伞、手机加油站等一系列便民设施,划定“10分钟”临时停车位,极大方便开车市民如厕需求,将公厕打造成便民“新驿站”。

同时提升环卫作业环境,设置环卫工人工具间、休息室、管理办公室,充分考虑公厕保洁管理人员的作业环境,提高工人工作效率,保障工人心理安全。在城市功能方面,按照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要求,实现垃圾全分类、全回收,满足市政环卫的需要。

智慧生态环保

彰显宜居品质

▲吉庆路公厕

从公厕的勘察选址到方案设计,从计划申请到现场施工,东台市坚持“生态环保、功能齐全、环境协调”的建设原则,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节电、节水等设施设备,做到节约资源,生态环保。改变传统建设理念,合理利用自然光源和自然通风装置,做到绿色环保。

一键搜索公厕,扫码获取纸巾,冲水自动感应……如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采集公厕GPS定位和相关数据信息,上线“城市公厕云平台”,方便市民游客找厕所、用厕所、评厕所。整合东台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管资源,推广厕所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实现一站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

厕所革命的实施,提升改造了一批新颖美观、功能完善的精品公厕,完善了配套设施,方便了市民群众,提升了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了东台城市的品质水平。“生态型、科学型、智慧型、便民型”公厕,设施更完善、服务更贴心,美丽更宜居,让城市更有温度。

监制丨小东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编辑丨小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5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