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东台市西瓜产销协会通过调研,拟在耀州区小丘镇、瑶曲镇投资1.5亿元建设1万亩西瓜种植基地,两地通过西瓜种植又开启了“甜蜜事业”。作为苏陕协作县市之一,东台市结对耀州区后,通过开展一系列项目对接、协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年以来,两地共签订镇镇、村村、村企、医院、学校等“十四五”合作协议37个。年全省苏陕协作考核耀州区名列全省区县第2名。 产业协作,争做东西部合作共赢典范。庙湾镇香菇种植曾经火过一阵,但由于缺乏龙头引领,导致产业一直徘徊在低效益。东台市通过提供经验、资金,经过3年的培育和发展,如今,香菇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引擎”。三年累计投资1.87亿元,共注入苏陕协作资金万元。去年,庙湾镇香菇种植规模达到座大棚,年生产总量突破万棒,产值突破2亿元。目前,庙湾香菇小镇基本已形成全产业,成为耀州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产业振兴的示范典型。今年5月1日,央视《朝闻天下》专题报道了庙湾香菇项目推动脱贫农户持久致富的做法。在东耀工作组的协调下,当地香菇产业龙头企业德祥公司多次到东台考察学习富安蚕茧、弶港甜叶菊“种养加模式”,并探索形成了资金托管、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借棒还菇”等符合当地实情的香菇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产托管、入股分红”模式带动庙湾镇9个村及周边乡镇户家庭实现年分红万元,实现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万元以上。 据统计,仅去年以来,东台市就投入项目资金万元,用于耀州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其中援助当地小丘镇白瓜村万元,建成肉羊养殖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蛋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形成了种养一体、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帮助白瓜村、玉门村、西古庄村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共建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总投资10亿元的达美轮毂项目年产汽车轮毂万只,是苏陕协作的典范帮扶项目,该项目不仅为铜川本地提供就业岗位多个,还吸纳接收了9名建档立卡贫困职工就业。目前,该项目80%员工均为本地人,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园区其他企业员工的平均水平,而且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今年23岁的王智伟与25岁的丁继欣以前都是建档立卡户,原先全家只靠务农勉强维持生活,进厂工作后,两人每月工资约元。去年,达美轮毂项目又新增投资1.85亿元,成为苏陕协作单体固定投资最大的项目,被《人民日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论坛评为“中国精准扶贫优秀案例”。 共建项目,共建园区,已经成为东台市开展东西部协作帮扶的重要载体。据了解,目前东台市三仓镇、富安镇已分别与耀州区小丘镇、石柱镇共建现代农业园区,去年用于园区建设投入已达到万元。东台经济开发区与惠塬工业园区共建绿色建材产业园,现已斥资30万元完成了园区规划设计。 立足增收,全方位推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脱贫攻坚关健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东台市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东(台)耀(州)两地协作,推动当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两地深化劳务对接,精准开展岗位推送、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去年,东台经济开发区到耀州开展园区共建并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大力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已帮助当地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名,其中脱贫人口名。 本着“合作共赢、定点培养、定向发展、互为依托”的原则,东台市人社局每年选派培训讲师到耀州对脱贫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训,共培训贫困劳动力人。东台市通过扶持当地香菇产业龙头企业,以“技术培训、就业务工”模式,累计培训余人次,就地转化富余劳动力人,每人每年可增加1-2万元收入。去年委托第三方机构铜川市妇联巾帼家政培训学校进行家政服务培训,共培训脱贫劳动力42人,培训后就业20人。此外,东台市还通过苏陕资金,在耀州援建社区工厂,近年来共援建社区工厂5个,累计吸纳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近百人次。 增强福祉,给东西部协作注入满满幸福感。为了打开耀州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渠道,东台市除了在市内各对外旅游和服务窗口优质农产品展区设立耀州农产品特别展区外,还在省内及外地农产品展销平台上设立耀州优质农产品专门窗口,拓宽产销渠道。年,帮助销售耀州区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达.28万元,其中采购、帮助销售扶贫产品.53万元。今年以来,累计销售农副产品万元。 在医疗帮扶方面,医院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东台援耀医疗人医院新增了10余个新技术项目,填补了临床诊疗多项空白。医院采取轮岗制,定期派遣医疗医院一线开展坐诊、手术、专题讲座活动。医院分批次选派临床骨干到医院进修培训。自年以来,医院先后派驻27名医疗专家来耀轮岗开展医疗帮扶,先后组织骨科、护理、药学、检验等专家6批次来耀短期指导;医院累计选派18名医护人员定向进修深造。 东台市副市长,挂职耀州区担任区委常委、副区长的杨小锋告诉记者,自年以来,东台市共选派6名党政干部和76名专业技术人员来耀挂职,耀州区共选派40名党政干部和8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东台挂职锻炼,有力推进了两地经济、人员、劳务等全方位协作。今年两地协作将围绕园区共建、产业协作、项目转移等方面创新突破,推动两地交流更加密切,协作帮扶更加深入,合作领域更加广泛,携手打造东耀协作的“升级版”。 (来源:铜川日报) 网络编辑:任泊玮信息审核:胡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