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https://m.39.net/pf/a_4790073.html筹划了很久的安丰古镇游,今日终于成行。40年前,我在仇湖工作,周末不回家,就结伴到安丰去玩。离开仇湖后,就再也没去过安丰。前些日子,一个人骑自行车去东台市的富安古镇玩了一圈,游览了那里的老街。回来后,写了文章,朋友看后说,安丰的老街经过开发更新,更有看头。于是,下定决心,骑车再去一趟安丰。查了下百度地图,去安丰有两条路可以通行,一条路是走海仇线,从仇湖进入安丰。另一条线路是从老国道,从大公进入东台富安,经过富安到达安丰。距离差不了多少,单程接近30公里,前者略短一两公里。我离开仇湖后,虽然多次去仇湖,但都是坐车去的。再骑一次车子游仇湖,既可重温昔日感受,对自己的体质也是一个锻炼和检验。这样一盘算,就确定了本次游览的线路:从海安出发,奔海仇线,经仇湖进入东台,游安丰后,再游富安,而后从老国道返回海安。如果体力不支,就在安丰或富安住一个晚上,第二天返回海安。行程确定后,就招募同行者,大多感觉太远,骑行坚持不了。耽在路上,来不来去不去麻烦。考虑到一般人确实骑不了这么远,决定单人单骑,完成行程。早上一醒来,天气很好,微风,有阳光。这是冬日骑行最好的天气了。吃过早餐,正好7:30,拿了备用电池、备用手机,带上身份证。戴好口罩,推出我的宝马。出发!冬日的早晨,天气着实有点凉,出了小区,估计妻子看不到我了,我将冲锋衣的帽子戴到头上,防寒。如果被看到我觉得冷,妻子会禁止我出门。一路向北,城里的路无需选择。条条大路通城北。不一会儿就到了海仇线,这正是我40年前骑过上百次的线路。看着感到仿佛故人重逢,下车拍个照片。一直骑过去,到海北拐向隆政的路口,有一个小的犹豫,是拐到隆政,还是直接插过去,从大公的地界经过,绕过隆政呢?拐一下可能要多骑一些路,为了节省体力,决定直接从大公地界走。虽不是国道、省道,但路平坦宽阔。到了常河村委会,路分东西。往西边拐过去,抱着弯子再向北,到马舍。在马舍的路上骑过去,有一段路、路边的河、路边的饭店看上去似曾相识,想了一想,三五年前朋友带我来玩过。过了马舍,往西拐过去,看到一片树林,景子很美的样子。忍不住停下车子拍照录像,这就是骑车玩的好处。继续向西,一座很大的游乐场一般的建筑出现在眼前。正奇怪着,看到了熟悉的宿舍楼,看到了乐百年小镇的门匾。啊,这就是在仇湖农工校旧址上改造建设的乐百年小镇。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进去一睹真容,从外面看起来好玩好看的东西不少,如果有时间,值得一玩。到了正门位置,停下车浏览了一下路边的农耕园、小的菜园。农耕园里再现了农人耕种的一些农活,我都见过,而且大多数都会干,年轻的一代可能就不熟悉了,更别说干过了。小方格里种着各种蔬菜,两个农夫在为蔬菜施肥。可能是农场经营的一种新形式吧。看过之后,继续赶路。向西走,就又回到了海仇公路了。前面不远是一座桥,那是良种场大桥,过去看着挺高大的一座桥,现在看起来很平常。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座桥了。过了这座桥,向西向北拐一拐,仇湖就在眼前了。到了仇湖庄上,我把车子停在路边,到我工作的第一站仇湖小学旧址看看,仇小迁到了南边,原址已经找不见当年模样。只是一座陆家桥可能是为了纪念当初捐助仇小的陆卫平先生。仇小后面的湖荡还在,只是好像比当年小了一点,水质似乎也不及当年。记得当年,我们在这里游过泳,荡过舟。据说仇湖就是指的这里,仇原本为“虬”,龙的意思。相传这个湖荡里曾经有一只龙,后来得道升天,故名之曰“虬湖”,后演变为仇湖。湖边上还修建了一个小园子,附近的大桥也叫做“白龙桥”。过了白龙桥,原本是仇湖庄最繁华的地方,现如今也衰落得只剩下不多的几间店铺。商业区大都转移到桥南了。加上撤乡建镇,仇湖并入墩头,整个集镇也没有很好规划,总体显得杂乱,不是很繁荣。从大桥下来,沿着一条水泥筑就的乡间道路一直向北。过了大约四五座小桥,就遇见一条东西向的大路。我已记不得安丰的方向,只能问当地老乡,老乡指点我往东,过一座桥,有一座庙,沿着河堤一直走,路拐人拐。往东走了大约一两里地,果然有一座桥,过桥后是一座小庙。那座桥不小,有些年根的样子,我停好车,回头来拍照。一个老人热情打招呼。“不是本地人吧?”“对,海安的。”“骑车来的?很远啊。”于是我向热心的老大爷请教那桥、那河。老大爷说,你刚才过的桥叫“兴进桥”,桥下的河是海安和东台的分界河。过了这座桥,就从海安到了东台,从南通到了盐城。远处的那条河,就是串场河。这条河重要啊,我们就是喝他的水长大的。串场河就是从海安流过来的。不过,海安这些年发展比东台好,整个南通都比盐城高出不少。看得出老人是个有些见识的老人。本来老人还可以陪我骑一路,可惜我的自行车比起他的电炉子实在慢多了。只能请大爷前面走。在串场河边的大堤上骑行,右手边就是静静流淌的串场河,两岸的芦花密密匝匝地高耸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芦花,这河水,相互陪伴着,不知过了多少年。果然,行不多远,路拐向北,河水依然向东。我顺路拐向北,都是乡间水泥路,虽不很宽,但很平坦。在一个路口见到一个功德碑,是关于安仇路修路的,估计脚下的这条路就是乡民集资修建的。40年前,我到安丰,走的都是一水的泥路,那座兴进桥依稀还有一些印象。走了很久,到了一条大河前面,不知往哪里走了。问一个村妇,安丰老街怎么走。老太问我是来干什么的。查明情况才告诉我,过前面的大桥,到河北,沿公路往东不远就到了。给大桥拍照后,过大桥。桥很高,栏杆有些已经缺失,走在上面还有点怕。过了大桥,就一直向东,再过一座桥,安丰就在眼前了。路边停好车,随着一队游客一起进入安丰老街。游览安丰古镇的情形且待下回介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51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