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新闻标题不仅要高效传递关键信息,同时还承担着吸引读者阅读、为稿件增色添彩的任务。在制作标题的实践中,“虚实结合”是其中一项基本要求。通过“肩主”“主副”以及“肩主副”的搭配方式,新闻标题可以一己之力起到抓人眼球、引人入胜的奇效。

标题日改,每月一得。本期推文分享新华日报编辑出版环节对9月来稿标题的修改制作案例,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新华日报》9月标题修改摘录

来稿标题:

站点靠着困难群众建,招聘更有“烟火气”

见报标题:

来稿标题只有主题,靠“站点”“招聘”两个关键词,大致能看出这是一则关于招聘站点探索实践的稿件,信息量不大。制作后的标题,首先是增加了肩题,给出全省“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建设的成果数据,这便是一实;主题给出此类就业服务站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强调了“就地就近”“为困难群众兜底”的目的和意义,这便是一虚。虚实结合,标题便立体了起来。

来稿标题:

“夜文明”点亮夜风景古城释放新活力

见报标题:

原标题是常见的制作逻辑,将稿件内容简单概括,没有什么问题,但也没有太多亮点。制作后的标题采用古今对比,将二者建立联系,增添了韵味。整个标题只有7个字,相较之下更为简洁凝练。

来稿标题: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起施行(肩)

以法治护航,让生活“无碍”(主)

见报标题:

见报标题拎出了“有爱”这个点,既与“无碍”形成音韵上的呼应,也进一步点出法治护航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变化,更好地表达了文章内容。此外,来稿标题中写的是“明起施行”,见报标题改为“今起施行”。我们的信息载体是报纸,当天的稿件可能第二天或者后几天见报,记者写稿拿不准时间的时候可以直接写日期,见报时由编辑再作调整。

来稿标题:

“中华慈善论坛”在“慈善之城”南通举行——(肩)

让慈善公益融入你我生活(主)

见报标题:

制作后的标题,一是增添了信息量,给出注册志愿者的数量,让读者有直观体会;二是跳出事件说事件,没有拘泥于活动的举办,而是提炼出“慈以济民止于至善”的理念,为文章立意增添了厚度。

来稿标题:

美国“溃败日”成为阿富汗“欢庆时”

见报标题:

这是一条新华社稿,原标题是经过处理的,形式整齐,语言有观点,但对不了解此事件的读者来说乍一读可能不知道在说什么。编辑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肩题,补充了文章背景,增加了信息量。

来稿标题:

9.3抗战胜利纪念日,重访抗战遗址——(肩)

救亡图存,留下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主)

见报标题:

这则案例在于标题视角的转变。原题中“救亡图存”为时代背景,是宏大的,却也是来自外在视角、后人视角的解读。编辑后使用的“敢于牺牲敢于胜利”,从抗战将士的视角出发,既体现了当时军民不惜代价、渴求胜利的目标与行动,也是对抗战将士精神和行为的客观描述,更具画面与力量。

来稿标题:

从“百亿晶澳”落地投产时间表——(肩)

看东台重大项目如何高质高效快推进(主)

见报标题:

来稿的肩题主题实际是一句话,不符合“虚实结合”的搭配要求,没有体现新闻点。见报标题将东台重大项目已经实现的建设速度点出,更将未来提升的目标方向拎出,表面上是做对比,实则将两个亮点并排展示,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来稿标题:

强化基层党建赋能产业振兴(肩)

铜山实施“党建+股田制”推动民富村强(主)

见报标题:

来稿标题口号味较重,制作后的肩题将铜山“党建+股田制”实施成效托出,配合朗朗上口的主题,既彰显成果,也放眼未来,有信息、有力量。

来稿标题:

宿豫: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便民惠企提速升级

见报标题:

这条与上个案例有类似之处,原标题用口号式的表述只讲成绩,缺乏实在的内容。制作后的标题在肩体中补充改革成效,主题用3个“一”总结为民办事的成果,语感上通畅、内容上有料。

来稿标题:

拥抱新趋势,激发文化产业新动能

见报标题:

来稿标题没有肩体,缺少新闻事实,相对较虚。制作后的标题,肩题呈现文化类高企发展成绩、前8月文旅消费成绩,主题承接新闻事实,分析总结发展趋势。肩主题搭配下来,信息更丰富,更好地服务稿件内容。

来稿标题:

江苏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4周年,精耕创新开放“高产田”

见报标题:

来稿标题对报纸来说首先显得过长,正常情况下版面没有这么多空间放标题。此外,来稿标题信息量不大,读来并不知道稿件要写什么。制作后的标题,肩题讲成绩,主题讲意义,连贯地归纳表达了稿件的内容。

来稿标题:

在“运河之都”读懂中华文明的运河篇章(主)

----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淮安(副)

见报标题:

见报标题在原标题的基础上,巧妙拆用“时来运转”,形容大运河文化经久不衰、焕发新韵,“长河”“千帆”也将大运河的悠远历史和繁荣景象点出。制作后的标题呼应现实,有气势,也有新意。

来稿标题:

聚焦北京,连线江苏——(肩)

科技服务花式“上新”,数字化转型成“刚需”(主)

见报标题:

来稿标题是经过思考的,只是未将“服贸会”这个由头点明,让整个标题失去了立脚点。见报标题将服贸会及其亮点引出,在主题中以“有数”对应“数字化转型”,以“无数”畅想未来可能,虚实结合,更好呈现出本届服贸会的特点。

来稿标题:

各地各部门推动“强化服务保障”相关措施落地落实——

呵护“茁壮成长”,守护“健康发展”(主)

见报标题:

原标题使用了很多描述性的词汇,但没有说明这是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效,尽管归纳得很好,但不符合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见报标题的主题用“活水养鱼”将持续培育和健康成长做了总结,后半句直接点出这是在说营商环境。肩主题一实一虚搭配,既提供了信息,也传达了意义。

来稿标题:

7名年轻人包下亩地开农场、打造农学课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主)

见报标题:

原稿标题看得出是用心制作,主题引用了陶渊明的诗,但文中的年轻人对农业充满兴趣,自愿扎根乡土开创事业,是否“久在樊笼”有待商榷。编辑抓住文中“印有‘渗入土地’字样的马甲”这一细节制作主题,呼应了稿件内容,也升华了文章主旨。

来稿标题:

我省刚刚评出的“百佳家庭农场”反映了乡村振兴的新变化新趋势——

现代农场主,可喜新模样(主)

见报标题:

来稿是一篇通讯,肩题字数略多,主题和肩题都在讲“新”,不足之处是没有点出“新”在哪里。见报标题的主题点出现代农场的“新”,就在于“这里的青春‘味’正浓”,简单直接、总结到位。

来稿标题:

“两个文明”交融共生的美丽图景在江苏大地徐徐展开——

人文经济“双面绣”绣出了什么(主)

见报标题:

原标题使用了“双面绣”这一技法概念,编辑在标题制作中予以保留,通过“一针一线”“织造”来凸显人文与经济的精细紧密结合。肩题与主题相互配合,相比之下更加聚焦可感,更好地说明了文化力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润物无声”。

他山之石

9月3日:

《人民日报》4版:

安徽省构建“民声呼应”工作平台——(肩)

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主)

主标题用“三个一”的排比句式,点、线、面层层递进,既有气势,又鲜明体现了以点带面强治理的鲜明舆论导向。一些标题的命题思路虽然和这条有相似之处,但有的缺少内涵的连续递进和鲜明的舆论导向,就显得平软、无味。

9月6日:

《解放日报》11版:

在野蛮生长的游戏账号交易市场中,“线下真实找回人员”的出现似乎众望所归,但它是终极对策吗?(肩)

在互联网上走趟镖(主)

这篇写的是一类特殊的互联网公司从业者,文中将这一机构称为“互联网镖局”。这一标题既用人们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新业态,也通过“走趟镖”这样富有武侠气息的用语增添了韵味,吸引读者阅读。

9月7日:

《安徽日报》9版:

服务“加油”皖车“快跑”

一篇两千多字通讯,标题只有短短8个字,把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向好趋势清晰表达到位,可谓无一字废用。标题中四个概念词相互关联,起承顺畅而富有动感。

9月8日:

《海南日报》7版:

万宁市和乐镇发兴村引种猪肚菌(肩)

朵朵“小伞”撑开增收希望之门(主)

这篇报道是讲当地一个乡镇引种猪肚菌增收致富的事,将“猪肚菌”形象地称为“小伞”,非常生动,更精彩的是一个“撑”字,既对应了“伞”这个意象,又连接了后面“门”,同时还有“支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含义,一个精巧的动词,瞬间让这个标题活了起来。

9月11日:

《湖北日报》8版:

越来越多个体工商户,成长为个人独资的新生企业主体(肩)

湖北“红娃子”不断“蹿个子”(主)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该省企业经营主体首次突破万大关,标题语言很接地气,以该地红娃子食品厂逐渐壮大为例,用“长个子”的生动表述,形象地写出越来越多个体工商户,逐渐成长为个人独资的新生企业主体,让整篇文章都活了起来。

9月22日:

《解放日报》3版:

这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在义乌这个市场,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肩)

从义乌之“小”看中国经济之大(主)

在这一小一大的对比中,值得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精准使用,小加引号而大没有,代表这篇稿子隐含的态度——义乌并不是真的“小”,它是一扇窗口,察市场,观中国,看世界。

9月27日:

《浙江日报》8版:

看!空中列车“吊”着开(主)

我国首条空轨线路在武汉开通运营(副)

《海南日报》2版:

海口美兰区仲恺村推出积分制强化基层治理(肩)

幸福生活“兑”出来(主)

这两个标题都是围绕一个字、一个动作展开的,而且提炼得很精准,整个标题很有动感。做标题时,可以巧用动词点出新闻点,围绕动词作为题眼,这样的标题就比较生动鲜活。

9月28日:

《浙江日报》6版:

尼泊尔记者和台州非遗传承人在亚运村热情连线——(肩)

“一根藤”上,绽放文化交流之花(主)

肩题简洁朴实,很自然地过渡到主题。主题里“一根藤”则是代表台州天台制作非遗的技艺,后面接用绽放文化交流之花,使得“藤”上“开花”的意境油然而生,形象生动,让人意到神会,留有回味。

标题制作,应克服“长、空、假”,力求“短、实、新”。这既看记者采写功力,也考编辑编写功底。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整理:李嘉豪

编审:陶宇东

监审:周贤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48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