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2日盐城讯8月16日一大早,东台市南沈灶镇天鹅村二组大棚扁豆和露天扁豆种植基地,一串串紫红色的扁豆花引人注目。藤蔓下,挂满了一串串红里透绿、肉厚微胖的扁豆。村民们穿梭其间,趁着早凉采摘扁豆,围兜满了,倒进蛇皮袋,再扛着送到田边的电动车上。“我家今年大棚扁豆长了0.8亩,露天扁豆长了0.6亩,大棚扁豆已经卖了多元,露天扁豆也有多元,还可以一直采摘到霜降,估计可以卖到元左右。”天鹅村三组沈荣钊开心地说。“我们这里的群众长扁豆的比较多,实现了有机化生产、科技化栽培、精细化管理。基肥每亩40担鸡粪或者羊粪,一包复合肥,12月下种,营养钵育苗,春节前移栽大棚,长大后要注重防治蚜虫和小菜蛾,还要及时整枝打杈。”有着多年扁豆种植经验的三组村民朱加乔介绍说。在天鹅村五组王世松的扁豆地里,老王采摘到8点半就去离家不远的厂里上班了,妻子袁桂珠一人在田里继续采摘、送收购点。王世松家今年种了2.4亩大棚扁豆,已经收入5万5千元,每亩收入超过了2万元。“扁豆收购价10多元一斤时,我没有赶得上,不然收入还要高些。”脖子晾着一条湿毛巾,袁桂珠略带遗憾地说。产业兴村,特色富民。近年来,南沈灶镇按照“提升层次、丰富业态”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青椒产业链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扁豆、豇豆、荷兰豆、菜薹等特经作物,立足自然禀赋,依托特有农业资源,找准“特色产业+项目”的多元发展模式,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助农增收。“今年扁豆的价格一直比较坚挺,大棚扁豆最贵时13元/每市斤,露天扁豆最贵时8.5元/每市斤,最多的一天收购五六千斤,主要销往上海、南通、苏锡常一带。”正忙着为群众结账的天鹅村三组农民经纪人陈伯平说。接下来,南沈灶镇将继续推进扁豆、豇豆、荷兰豆、菜薹和荠菜种植基地建设,引导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民形成有效利益联结,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助力产业增效,让扁豆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豆豆”。(陈鹏飞陈锡根徐良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47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