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看工作 http://www.hn51.net/shenghuo/lehuo/685.html 本专题由东台市委宣传部 幸福东台官方微博和公众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1%,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主要措施:紧贴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且受益面较广,能在当年完成或见效,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社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与整治、保障性住房、水电气供给、扶贫帮困等与人民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 1加快特色产业提升加快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开票销售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着力智慧与产业融合,加快培育智慧企业、智慧车间,新创“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0家以上。推进企业重组10家,在主板或新三板上市2家以上。实施省级以上科技研发项目30项以上,新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 2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城东新区打造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西溪景区争创省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永宁汽车城、仁达物流等15家市级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上贸易企业50家以上。加快推进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城东购物公园等19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培育商务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兴业态,挖掘信息、旅游、养老、教育文化等消费潜力,服务业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招引各类经营模式的电子商务项目,鼓励重点企业实行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电子商务,引导传统商贸企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亿元,争创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3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十大农业重点工程,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优质粮食产业园区,新创盐城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重点培育20强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新引进“三资”资本投入农业10亿元以上,新发展农业规模企业15家以上。强化科技支撑,示范应用“三新”技术30项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增“三品”品牌30个以上,新创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件以上。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口,引领园区提档升级。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创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和国家级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综合实力力争迈入省级开发区15强。城东新区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沿海经济区争创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创建省级开发区,全力打造绿色产业基地、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按照“一园一特色”的思路,错位发展重点镇工业园,引进一批产业关联项目,创成一批园区品牌,形成国家级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4产城互动发展沿海培育壮大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科技、装备制造等临海产业,年内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兆瓦,生产清洁能源15亿千瓦时。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优化海域、滩涂功能布局,配合推进条子泥一期综合开发,打造国内一流的规模集约、观光旅游、绿色生态、高效养殖基地。持续深化交流合作,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城东新区着力推进韩资产业园和智能机械产业园,沿海经济区与台湾产业协会合作共建台商产业园,加快打造一批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和开放合作共赢的示范园区。 5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交通布局,省道力争上半年建成通车,国道东延段完成前期审批工作,力争省道改线、省道、省道东台段等纳入国省干线建设规划。做好盐通苏嘉高铁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启动新长铁路东台段立交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农村路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公里、桥梁座。 6建设智慧新城围绕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加强与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培育智能终端、电商物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启动“无线城市”计划,推进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商务应用,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G,光纤到户覆盖率达80%。着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7提升城市功能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产业布局和交通网络,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着力推进76项城建重点工程,让城市交通更顺畅、设施更配套、环境更优美。加快城市路网互连互通,推进黄海路、振兴路、汇龙路、庆丰路等城市道路建设。突出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实施新东河、望海桥等区域污水截流管道工程,加快推进新桥新村等老旧小区天然气配建工程,完善提升市区停车设施,为30条巷道安装路灯。出新改造人民公园,提升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佛教文化园、西溪植物园景观效果。深入推进“四城同创”,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通过考核验收。 8创塑特色镇村注重产业支撑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建成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符合村民需求、体现乡村特点的村庄建设模式,每镇推进1-2个有基础的村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亮点培植力度,实现镇镇均有电子商务示范村、农业结构调整基地、联耕联种土地流转示范点的目标。做强镇村经济。围绕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引导各村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特色专业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增加资源开发收入。 9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举办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以“哈哈周末”带动“送文化下基层进万家”活动,送戏下乡场次以上。提高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文化站所、农家书屋的开放利用率,促进全民阅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文化与新兴产业、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的融合,充分运用新媒体、微电影等表现形式,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深化对外文化交流,组织赴韩国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叫响二胡、书画等地方文化品牌。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 10做美生态环境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让东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环境更美。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区域领先水平。发展生态旅游。推进黄海森林公园创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沿海佛教文化园、安丰古南街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扶持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美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村,溱东镇周黄村、新街镇方东村生态苗木示范园争创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弶港镇海滨村及周边区域创建汽车自驾游和露营基地。设立市级综合旅游服务网络和网上销售平台,在江浙沪重要城市扩大宣传,吸引品牌旅游企业落户东台,建设长三角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w/101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