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江苏省东台市有这样一群女同胞,为陌生的孩子当妈妈,守护结对的孤贫留守儿童。她们来自同一支队伍——江苏省东台市红十字会“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

真心换真心,“妈妈”的爱暖人心小梁(文中儿童均为化名)的母亲患有精神障碍,父亲失联,生活起居全由外公照顾。过早遭遇生活不幸的他,话少、排外、自我防卫意识很强。年,小梁遇到了“爱心妈妈”赵丽琴。彼时,赵丽琴是西溪景区万陆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经常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早就练就了良好的耐心和口才。面对性格特殊的小梁,她毫不退缩当起了“妈妈”。但是,几次上门走访,赵丽琴均吃了“闭门羹”。小梁躺在床上,根本不理人。赵丽琴也不强求,坐在床边问长问短,抱着打持久战的态度,期待换来孩子的回应。后来,赵丽琴上门看望小梁,总带着女儿和丈夫,一方面是人多热闹,另一方面考虑到男孩子和男人聊天比较方便,而女儿与小梁是同龄人,应该能聊得来。每年大年初一,赵丽琴和家人带上年货来看小梁,给他发压岁钱;在他面临选择职中还是高中时,给他解惑;在小梁忘记拿书或急需购买学习资料时,及时给他送到学校;在梁家爷爷突发疾病,孩子的肩膀承受不住时,给其帮忙鼓劲……慢慢地,小梁变了,那个躺在床上不愿理人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善于表达自己的高个小伙。由“不好相处”到对赵丽琴及丈夫主动问候,再到与他们主动交流,探讨高考志愿及未来理想,小梁的生活走上了康庄大道。“爱心妈妈”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和对接帮扶对象小丁由陌生走向熟络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小丁的父亲瘫痪在床,母亲亡故。第一次上门时,卢春艳从孩子爷爷处了解到,从母亲过世后,她才逐渐沉默的。可是,卢春艳的热情和关爱并未得到孩子的回应。每次上门,小丁都默不作声,询问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她也总是“爱理不理”。半年过去,卢春艳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她猜测女孩或许是自卑、胆小,不敢轻易表露心声。于是利用某个周末,她将自己的女儿和小丁一起带到福利院看望住在那里的孩子,并趁机给两个小女孩讲“出身”“奋斗”“未来”的道理。往后,一有时间她就多上门,了解小丁的生活和学习,尽心尽职做一个“爱心妈妈”。一年后,小丁主动与卢春艳交流青春期的敏感问题,她喜出望外,高兴得立刻在“爱心妈妈”群里与人分享她的快乐。自那以后,小丁与她交流渐多。周素秋是一位资深义工,对接帮扶了好几个孩子。小黄是她结对了四年的孩子。这个沉默的女孩也是在她一次次走访和关心下,设身处地的交流后,才向其敞开心扉,如今,小黄每次见面都喊她“周妈妈”。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自卑、自闭、敏感、脆弱等现象,东台市红十字会心理咨询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心理疏导活动,建立心理保健档案,时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c/98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