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走进山西,瞩目晋地东北、仰望太行之尾,一座巍峨雄奇的大山横空出世,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五台山。

五台山雄峙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距省会太原公里(走山路不足公里),是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和抗日根据地于一体的天下名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囊括了自然、人文和宗教的精髓。是一处“天人合一”净土般的大境界,是价值独具、人类罕见、不可再造、不可再生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五台山,风景秀丽、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摄氏17.9度,降水量.5毫米,植物多达余种。传说唐代武则天当年曾从五台山移植了许多名贵花草,栽种在御花园内。你看,高山草甸、冰川遗迹遍布其中,奇洞怪石、瀑布灵泉神幻莫测,颇具雪域神采的奇妙风光和扑朔迷离的高山气象,可谓天下独绝。倘若你在夏秋之季登临五台,那就既可在灿烂阳光下领略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美丽,又可于山阴古洞中欣赏“千年冰”、“万年雪”的奇特。如此,“敷演冰凉,四时风雪飘飞,幻出银装世界;恢宏极乐,六月莲花始开,翻成金色乾坤”,演绎出一个举世罕见、名扬四海。

五台山最早称五峰山,说的是崇山峻岭中突兀拔起五座主峰。五台山还有清凉山、紫府山、白云山、灵鹫山、五顶山、五龙山等别名。

五台山的五峰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五座台顶耸峙霄汉,各具景观:东有离岳火珠,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北有玉涧琼脂,中锋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壁。东台名望海峰,海拔米,距台怀镇15千米。顶端形若鳌脊,环周1.5千米,存有望海寺,始建于隋代,明代重修。西台名挂月峰,海拔米,距台怀镇西15千米。顶平广,环周1千米,存有法雷寺,始建于隋代,唐代重建,明代重修。南台名锦绣峰,海拔米,距台怀镇12千米。顶端若覆盂,环周0.5千米,存有普济寺,始建于隋代,明成化年间重修。北台名叶斗峰,距台怀镇15千米,海拔米,是五台诸峰中的最高峰,被称为“华北屋脊”,故民间流传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其顶平广,环周2千米,建有灵应寺,始建于隋代,隆庆年间重修,正殿供无垢文殊像。中台名翠峰,海拔米,距台怀镇西北10千米。顶平广,环周2.5千米,是五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上存有演教寺,始建于隋代,唐代重修,明弘治年间重建,明武宗赐额“演教”,寺内正殿5间,内供孺童文姝和释迦牟尼、地藏菩萨像。

五台山最奇妙的自然景观,莫过于“圆光”射游人之影。一般的彩虹,多发生在降雨以后,呈弧形。可五台山即使天不下雨,也会出现彩虹,且呈圆环状。更为奇特的是七彩圆环中,会出现各种景观,或飞禽、或跑兽、或殿堂、或佛像、甚至是观察者自己。这种壮丽神秘的自然天象,可谓佛国圣域的“镇山之宝”。此外,五台山还有阁洞穿云、茹湖落雁、龙湾烟雨、石窟跃鱼、山城月夜、河边归燕、槐荫春绿、东冶秋黄及南梁沟、石花洞、石盆洞、莲花洞等自然风光极为秀丽的著名景点。

五台山由五峰组成。地方上沿称,五峰以内为台内,五峰以外为台外。五台山的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年间,历经隋、唐、直到明、清、民国,历代都有新建和补修,规模宏大,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有人曾把这些寺庙比做跳棋的棋子,不规则的摆满了五台山。当然。棋子都是一般高的样子,而五台山的寺庙却是一座寺院一个样子。台内的寺院又多集中于台怀镇,用寺庙林立或“寺庙群”来形容台怀镇附近的寺庙,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因此一般人笼统地说去五台山,指的就是去台怀镇。佛教徒则不然,他们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五个台顶都到,拜过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为大朝台;只上黛螺顶,朝拜寺中供奉的和五个台顶相同的五位文殊菩萨则称为小朝台。历史上,五台山寺院最多时达座。年底,五台山古迹保养所做了一次调查,台内、台外、台顶、台下共有青庙99处,黄庙25处,计处。这些寺庙,没有两个月的时间,想要全部游览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登台顶还要受季节的限制。每年除夏季外,很少有人登台顶。这是由于台顶还要受季节的限制。每年除夏季外,很少有人登台顶,这是由于台顶地势高,气候严寒恶劣。一年12个月,除农历四、五、六、七4个月外,有8个月是可能降雪的月份。

经过两千多年岁月兴递,五台山吸纳了印度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一次次地对撞、融合,使它涵括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成为一处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其又以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也许是造物主的着意安排,为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五峰巍然,顶皆平广,千峰环开,钟灵毓秀。神奇的是,五台山不仅位于唐都长安的东北方,也在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东北方。再者,山内气候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凡此种种,五台山佛教便请文殊菩萨东来定居,改称五台山为清凉山。尊为中华大地上文殊菩萨携带家眷,游行居住,演教说法的道场。这样一来释迦牟尼佛主在多部佛典中绝无仅有的金口玉言,就把文殊道场院的地位非常明确地肯定下来,并不容置疑地得到了中外佛教徒的认可,使五台山理所当然地成为文殊信仰的中心。其后,随着文殊菩萨形象的不断高大,最后上升为“七佛之师”、“三世诸佛以为母”,成为各民族佛教信徒最崇拜的佛教神,五台山也被尊为“金色世界”、“清凉净地”。

五台山演绎了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佛教遗存,是古代建筑和文化艺术荟萃的宝山,其佛教建筑、塑像、雕刻、绘画、音乐、舞蹈以及无以计数的碑碣、佛塔、佛经、法器等佛教文物,无不闪耀长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芒。

五台山寺庙历史之久,数量之多,是其他三大佛教名山无法比拟的。北魏时建有寺庙近30座。北齐以八州之税供五台山余座寺庙的香火之需。隋代五顶各置寺一区。唐代有“大寺三百六。兰若无其数”。宋代可查到有名者即有72座。明白台内有寺68座。台外有寺36座,计座。清代台内有寺64座,台外有寺36座,计座。民国年间,全山有寺处,其中黄庙25座,青庙97座。现存寺庙还有94处,古寺遗址处。其中,台内有黄庙7座,尼寺5座,青庙35座。五台山诸寺中有十大青庙、十大黄庙之称。

五台山寺庙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大多集中在台怀寺庙集群区。其余沿着五座台顶辐射开去,坐落于深山丛林之中,形成了一个个与原生环境和谐统一的梵语花宫。我国保存下来的寺庙木结构古建筑,最大的是唐代遗物。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东大殿,则是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鼻祖与典范。唐代以后,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物,如宋建太平兴国寺、金建岩山寺、元建广济寺、明建显通寺、清建菩萨顶、民国的南山寺等等,木构与石雕、砖雕、浮雕及彩绘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古建群体。

五台山的古建筑,规模宏伟,形制古朴,构件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既有历史的连续性,又有时代的特殊性,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成片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保护。完全可以说,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范构筑,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寺庙建筑史,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标本。正如世人所赞“五台归来不看庙”。

五台山有多如繁星的佛教宝塔,从建筑材料上看,有砖塔、石塔、木塔、铁塔、铜塔、银塔玉塔、琉璃塔、水晶塔;从建筑形制上看,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从性质上看,佛塔分为舍利、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墓塔则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他。从时代上看最早的是北魏食堂。最迟的是近年来为五台山圆寂高僧见到舍利塔;从时代看,最早的是北魏石塔,最迟的是近年来为五台山圆寂高僧建的舍利塔;从规模上看,大者高56.4米,刺破苍穹;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从全国现存佛塔价值角度考虑,圆照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佛舍利宝塔,显通寺的组合式铜塔,以及《华严经》字塔,均属稀世珍品,皆可独领风骚。

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人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五台山还保存有无以数计的其它文物,如钟、鼓、钵、板、碑、碣、幢、匾、联、诗、文等等。

总之,在五台山这个佛国里,既有各种形式的古刹精蓝,又有各种形制的浮图宝塔,还有千姿百态的佛教圣像,只要我们留心欣赏,随时随地都可学到许多知识,感受到无尽的艺术魅力,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c/8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