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东台茶饮文化悠久,历经数百年,官府人员、寺庙方丈、大户主家把茶视为珍品,会客时以茶接待。“请坐、请上座,泡茶、泡好茶”,以示敬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改善,茶饮在百姓中得到传承,形成了社会化、多元化。

茶炉的崛起

东台人茶饮,最早要算古镇西溪。八字桥畔有两家先后砌了炉灶专卖开水,周围居民拿着器皿(当时还没有热水瓶)到茶炉冲开水(又称灌开水),回家用于泡茶、烧饭、煮粥或其它生活之需。群众感到方便又便宜,一毛钱换十根竹筹,每次交一根,多冲多交,生意红火。

  茶炉老板为增加热水供应量,改造了炉灶,把烧水的大铁锅,改换四个铁罐一口锅。在灶台四角开了圆洞安装铁罐,中间的洞口烧柴草(后烧煤炭),原来大铁锅移到灶台旁,锅口加上有盖无底的木桶。在后面砌了高高的出烟筒,灶台下方的炉膛,用于抽风和出灰。改造后的炉灶特点:容量大,能倒三、四担水(每担八十至百斤);火猛水沸快,省工又省柴。因此,人们叫它“老虎灶”。

  每年冬季来临,附近老人到“老虎灶”暖暖身子,他们凑在一起,饮饮茶、拉拉家常、叙叙旧,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有的老人行走不便,送水上门,还有些劳动者路过这里,坐下来小憩一下,要口水喝,从不收费,因而受到大众赞扬:

老板辛劳烧炉膛,天长日久习为常。

火旺水沸人间暖,千杯清茶万户香。

茶社的崛起

随着西溪地段向东延伸与开发,东台城区逐渐扩大,人口随之增加,原有茶炉已不适应人们生活之需。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陆续出现了茶社,如金家墩、老寺街、玉带桥、车路口、东坝、陆家滩等大街小巷到处可见。

茶社和茶炉究竟有何区别?茶炉以卖热水为本,比较单一,而茶社以饮茶为上,服务范围广,经营项目除饮茶外,增加生姜干丝、花生瓜子等小吃食品。条件好的茶社,还供应各种包子。吃早点收费,茶水免收,统称“吃早茶”。这一大众化的举措,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要,在这些人群里中老年居多,他们已养成饮茶聊天的习惯,更有甚者,每天都光临茶社,直至吃饱、喝足、谈够方休。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出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白茶、红茶、绿茗茶,茶茶香醉”一句笑谈。老板担心惹事生非,就在红、绿纸条写上“勿论国事”、“祝君平安”八个大字,贴在墙壁和房柱上,提醒大家不要随便议论,以免不测,故事虽小,却流传至今。

台城七里长街中段刘七巷口,有位姓江的商人,在此开了一爿茶叶店。叶是从安徽产地运来的生茶(未加工的茶叶),经自家精选分类后,用手在文火锅里反复搅搓,通过眼观、鼻闻体察“烘茶”的适度,掌握最佳时刻出锅。凉筛后,将制成的茶品分为叶、末、梗三个等次装箱防潮、生霉。由于该店的茶叶色、香、味俱优,受到茶叶爱好者的赏识,迎来了各茶社纷纷选购。因而,东台江记茶叶店的“茶艺一绝”美称,驰誉久远。

茶馆的兴盛

东台茶馆,明清朝代就有一定基础,社会上一些高层人士,需要有吃喝玩乐的去处,当时,茶馆是他们社会交往的唯一选择。打牌、说书、听小唱、花天酒地泡在茶馆里。

  日寇入侵,国内形势发生突变,市场萧条,民不聊生,很少有人上茶馆,生意日趋冷落。年10月8日,东台城第一次解放,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一行来到东台,在红兰别墅茶馆,召开了台城各界知名人士会议,为争取抗日力量,统一思想,一致对外,团结战斗,起到很大的宣传发动作用。会以茶相迎,庄重简朴,开得很成功,这是东台县历史上第一次统战会议,意义重大,永载史册。红兰别墅、张复盛、三元等老茶馆,在抗日救国中,发挥了光和热,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东台茶社的光辉历史。

  东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市场活跃,使原有的茶炉、茶社恢复了生机,形成了多元化格局。当下,台城的单一茶社,随着时代变革和发展,已形成了大大小小,上百家饮食行业。较有名气的东台宾馆、东台国际大酒店、港汇国际大酒店、西郊迎宾馆等等,不管他们叫啥时髦名称,仍然少不了“茶”。顾客一到,服务员首先送上一壶茶,送上一份清香,送上一份心意,送上一份传承。有位外地旅游朋友说:“我爱吃东台鱼汤面,鲜而不腻;更爱饮东台茶,清香可口”。喝酒的人能饮茶,饮茶的人不都能喝酒,宴席上不喝酒的人以茶代酒,为亲朋好友祝福干杯,热闹非凡。早上茶馆里高朋满座,茶水不断,习俗不减;晚间浴室中人来人往,暖流涌动,方兴未艾。民间有句顺口溜:“早上皮包水;饮茶通肠胃;晚上水包皮,沐浴舒身心”。可见茶水的功效,不言而喻。伴随旅游事业的发展,茶饮的质与量,将会进一步提升,像清泉那样,源远流长。(东台市博物馆)

知识链接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典型的东台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是东台本地人,可能不清楚早茶的意思。东台人所谓的早茶就是一边吃早点一边喝茶。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听到人们以早茶为主题的招呼:“走,吃早茶去!”“明天请你吃早茶啊!”

在全国,像东台这样郑重其事对待早餐并形成当地一种特色饮食文化的地方不多。在外地,出外吃早饭大概只是上班族来不及又怕麻烦出去对付一下的做法、更不会郑重其事的请朋友去吃早饭,因为那样似乎有点轻慢。

可东台就不样了,约上亲朋好友,慢悠悠的喝着茶,吃着当地特色的早点,交流交流感情,唇齿留香,心旷神怡,好一个惬意舒适的早晨哦!

吃茶,是东台饮食文化的一道风景,更是东台人生活的一种品味。

东台城乡茶馆比比皆是,仅富安一条三里街面上,就有茶馆十六家。

东台城内,至今保留着茶城路名。许多人的早餐都是在茶馆里完成。饭馆、面点、烧饼铺的伙计总是提着食盒把早点送到茶馆里,做活生意。

东台各地,每天清晨,茶馆里都是热闹非凡,人们有的在这里吃茶聊天,交流所见所闻。有的品茗谈商,指婚论嫁。下午,一些清闲的人,则在这里边品茶,边下棋,边听说书。

茶馆,在东台的历史上,是个集休闲娱乐、经商学文、传闻互换、交友联谊于一体的饮食文化平台。

◆来源:东台市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爆料

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c/84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