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话说老东台数字编排的地名民谣

地名是一个地方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睿智的东台人创作了一首以数字编排的地名民谣,这个民谣简短精炼,反映了东台的历史地理、风物民情、寺庙名胜、文化习俗、商贸流变。民谣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忆,富于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通过这个民谣,可以窥见旧时东台海盐文化所带来经济繁荣的盛况,对于激励今人挚爱桑梓之情不无裨益。

这个流传久远的地名民谣是这样的:“一里墩、二女桥、三里路、四老爷衙门、武当行宫、陆家滩、七弯巷、八鲜行、九龙港、石灰坝。”在这首民谣里五、六、十巧用谐音。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老东台的老地名。

一里墩,说起这个地名,想起小时候在邻居家玩,邻居大爷嫌我太吵闹,说了一句:“再这么犯嫌,把你送到一里墩去”,一里墩在在哪儿?追问大爷,大爷笑而不答。后来听家人说一里墩是个乱坟葬,在北关桥北边一里处的高墩上,随着东台一代又一代的更新改造,当年萧条荒凉的墓地现在早已是繁华的商业区了。

二女桥,现在其桥还在,不过已经不是当年的石头桥了,说起此桥在东台有一个美丽婉约的民间传说。相传清朝康熙年间,为了便于海盐运输,朝廷下令开挖何垛新灶河。灶河开挖后,原与东台毗邻的西海团、西广营一带被灶河隔开,这些地方的百姓要进城办事需要绕道十余里。这时,西海团一财主看准了发财的机会,就在灶西河上设船摆渡,收取渡资。一次,一个庄户人家急需到台城买药救人,正好一个富豪也乘渡船,他蛮横地声称,不许其他人与他同乘一条渡船。这情景被当地两个少女看在眼里,她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建一座桥。可造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笔资金。她俩商量决定绣花义卖,两个少女日夜不停地忙了三年,终于积攒了一笔钱。她们用自己的血汗钱买木料,请来工匠,建成一座木桥。嘉庆年间,盐商们捐资将木桥改建为石板桥,为纪念二女功德,仍定名为“二女桥”。如今二女桥当年的石料遗留几块散落在东台人民公园内。

三里路,这是民谣里目前还留存下来的古迹。它西起犁木街东端,东至海大口子。这条看似不起眼的西溪三里古道,曾经是西溪通往台城的唯一通道,从泰山寺到城西海道桥约三里地,由此而得名。这条路见证了西溪海岸线的缓慢东移,见证了西溪沧海桑田的变迁。

关于“三”,还有三昧寺一说。原来,在台城西门太平坊内九龙港畔,有一条与彩衣街成“丁”字形的小街,街上原有一座年逾千载闻名遐迩的古刹三昧寺。据史料记载,三昧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圣果院,清康熙帝赐名“慈济寺”,乾隆帝时又易名“三昧寺”。东台八景之一“圣果晨钟”曾使三昧寺闻名于世,清嘉庆《东台县志》、《晏溪志》、《西溪镇志》、《泰州县志》等对三昧寺均有记载。历史上三昧寺几遭劫难,又几度重建,但最终还是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后来,因其寺址所在,因寺而得名的那条街被称为寺街。

四老爷衙门,东台城里以四字命名的地名还就不好找,有好事者就想到了“四老爷衙门”,这个地名好多人不理解。其实“四老爷衙门”是指原大会堂旧址上的清两淮盐运使分司厅衙门,因分司厅通判官居“从四品”,所以四老爷衙门之名由此而来,也有人说这里过去曾经是四个衙门在此合署办公,因这里有四位官老爷,名字由此而来。如今大会堂已经不在,四老爷衙门只能到文化广场这里来寻觅历史的踪迹了。

武当行宫,在过去老新桥口的西北方向,我老家住在花沟东与武当行宫相隔很近,这里曾经是居民集中区,居民大多从事体力活,社会地位不高,一心想走出困境的他们,对道教文化很是渴求。武当行宫也应运而生,武当行宫又名金真观庙,是道教的道观,虽然并不盛极,但当年香火还是挺旺的。

陆家滩,原址在今东坝社区,这里原是低洼滩地,以陆姓居民居住而得名,过去这里是东台七里长街的最东端所在地。

七弯巷,是指以前人民大会堂北面的一条巷子,巷子弯弯曲曲,走进去得拐上七个弯。

八鲜行,是旧时台城最大的海货市场。在新桥口的东南方向,新桥饭店沿河而下。昔日,下坝轮船码头在其北边不远,南来北去的客人不少,到东台都喜欢到这里来买些海货带回去。“八鲜”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其实这里经营的既有海鲜干货海参、鱼肚、鲨鱼干、白虾、麻虾、文蛤、海蜇、黄鱼、鲳鱼等,也有河鲜草鱼、鲫鱼、河蚌、蚬子、青虾等。顾客往来,熙熙攘攘,相当热闹。

九龙港,在今新桥新村的最西边的龙港桥一带,过去这里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个小码头,对面是东台镇服绣厂。因这里港汊交错,据说有九道河汊,从前这里水势浩渺,到对岸要过渡船。如今这里已经水源接近枯竭,水沟处杂草丛生。

石灰坝,东台城除了桥多,就要数“坝”多了,至今还遗存不少以挡水堤坝命名的地名,如新坝、下坝、东风坝、日晖坝等。石灰坝是在老实小的后门处,因坝口处经常有运石灰的船上下货,将河堤染成白色而得名。

除了这常说的一到十的地名之外,在东台还有百岁巷、清一池、万缘庵之说。

百岁巷,在原鼓楼东路陆家滩,今东坝社区地带,如今这里建了一座百岁园广场,也算是对当年百岁巷留下的一点念想吧。

清一池,这也是用东台方言中“千”的谐音“清”。这是老浴室名,原在西十字街口。,

万缘庵,为东台十四丛林之一,旧址在台城西门外拱辰坊,过去是茶巷。雍正十二年(年)分司林华封、可达和尚重新修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c/79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