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残疾人文化艺术工作,大力宣传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成就,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残疾人的特殊艺术才华,服务基层,服务残疾人事业,丰富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联合内蒙古残联、呼和浩特市残联及呼和浩特市特教学校开展“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残障人阅读推广”项目。打造文化助残品牌活动。为残障读者提供一个无障碍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了他们和现实社会的距离。 5月16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荣获了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的殊荣。 为更好地服务残障读者,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新铺设了无障碍盲道,改造了视障阅览室天井区域,新购置了盲文图书余册。截至目前,合计馆藏盲文文献余册,大字版图书余册。协同内蒙古残联、呼市残联及社会助残机构,先后举办了“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心之声——为残障读者放电影”、“心之语——手语培训班”和“心之路——残障人读书会”等品牌服务活动,以及“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爱耳日”、“爱眼日”等主题助残活动。累计活动80余场次,吸引残障读者余人次。 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万,其中将近75%的人是后天致残,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很多人的身心遭受严重损伤,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还会因为心理失衡引发一些悲剧。关爱残疾人不仅要从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开展“残障人阅读推广”项目既能够提振残疾人面对困难的精神,又能够温暖他们的心灵,助力残疾人培育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奋进。 本项目鼓励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去接受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 “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志愿服务 作为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样式,电影主要是视觉艺术,使视障者对电影不得不望而却步。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开设“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主题活动,为视障人士提供免费进入影院,并享受由志愿者现场义务解说的服务。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讲解,使视障人士也能通过志愿者的解说充分发挥想象,由二维的“听电影”转化为立体的“看电影”。其次,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给电影安装上“无障碍设施”,让视障者同样享受电影艺术。 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内蒙古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会长苏日娜女士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了这项志愿服务工作。苏日娜女士用醇厚的声音与电影音效对白相互配合,把视障朋友带进多彩的电影世界。放映过程中,他们跟着电影和解说去激动、去伤感,去感受主人公“君在侧,卿识焉”的无奈……苏日娜女士不仅让盲人朋友用“心”感受到了光影和色彩,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障碍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了他们和现实社会的距离。 对于盲人朋友,这个活动无疑是温暖的;对于文化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同样也是温暖的。筹备讲述电影的过程虽然辛苦(尤其是主讲人),但当电影讲述完毕后,看到盲人朋友满意的笑脸,就觉得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的更多、更好。 到目前为止,苏日娜女士共为盲人朋友讲述:《归来》、《海洋天堂》、《求求你,表扬我》、《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暖春》、《人在囧途》、《手机》、《开花》、《非诚勿扰》、《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神秘巨星》等十一部电影。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内蒙古电视台《蔚蓝的故乡》主持人金鸿君讲述了电影《集结号》。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威讲述了电影《飞跃老人院》。内蒙古艺术学院敖登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电影《钢的琴》。截止目前共为盲人朋友讲述电影二十四场,还在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赤峰市分别为视障读者各讲述了1场,累计视障观众余人次。 “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主题公益活动先后由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栏目及北方新报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转载。 “心之语——手语培训班”志愿服务 手语是听障人在彼此交流中自发创造出来的视觉空间语言,是听障人与健听人沟通的必要工具,也是听障人获得各种服务的必要手段。为了推广手语,给手语使用者及手语爱好者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手语的平台,激发学员学习手语的热情,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提高自我素质,为聋人事业出力,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举办“心之语——手语培训班”活动。 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邀请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呼和浩特市特教学校手语教师郭玉英和内蒙古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内蒙古电视台主持人、内蒙古自治区助残形象大使左芳一起承担起了这项志愿服务,针对喜欢学习手语的志愿者朋友,进行免费手语培训,帮助残疾人朋友们在社会大家庭无障碍生活,做他们身边的语言沟通桥梁。 截至目前,“心之语——手语培训班”共开设六堂课,累计参加培训学员多人次。 “心之声——为残障朋友放电影”主题活动 为深入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文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决定在无障碍放映厅开展“心之声——为残障朋友放电影”主题活动。于每周四下午15点为残障读者免费播放专场电影,在“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专门组织残障人免费观影,残障读者可凭残疾人证入场观影。 截至目前,“心之声——为残障朋友放电影”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听障读者专场、孤独症儿童专场、老年残障读者专场、肢残读者专场、唐宝宝专场等专题放映。累计开展活动70余次,累计参加人数余人次。每次电影结束后,残障读者都给予好评,并迫切的预约了下次观影。 “心之声——为残障朋友放电影”主题活动旨在帮助残障人士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和谐融入社会。基于这样的服务理念,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力图实现“让残障人士真正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目标。 “心之路——残障人读书会”主题活动 为培养残疾人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拓展残疾人知识面,提高残疾人的内在素养与修养,丰富残疾人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阅读,润泽经典,丰富人生。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开展了“心之路——残障人读书会”主题活动。 “心之路——残障人读书会”主题活动邀请残障读者参加“国际盲人节”“视障读者读书会”“迎春茶话会”等活动。年举办了题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视障读者迎春茶话会。出席茶话会的有内蒙、呼市残联的领导及视障读者,呼市残联、盲协主席主持了茶话会。年开展了“心中有光百花绽放——内蒙古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视障读者年迎春茶话会”。茶话会中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提出未来一年的工作要点,比如继续推进无障碍电影的制作,设立盲人作家专柜等。鼓励参加座谈的视障者多提意见,以便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为日后更好地开展文化助残活动提供依据。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联盟” 年1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联盟”,并宣布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联盟章程,确定了联盟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以及各成员馆的权利义务,为全区公共图书馆开展残障读者服务工作制定了标准规范和服务指南。大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与各级公共图书馆签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联盟协议书”,保证视障文化服务在全区的顺利开展。 “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联盟”的成立,将在改善无障碍阅读环境、视障阅读推广服务、视障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视障文化服务专题音频资源建设、视障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使我区视障文化服务建设和保障的整体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与阅读推广培训班 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与阅读推广培训班于9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历时4天,全区各盟、市公共图书馆领导或视障阅览室负责人、残联宣文部主任、盲人协会主席共计70余人参加,共商全区阅读推广与视障服务大计。本次培训班以“阅读推广与视障服务”为主题,开展视障文化服务的各项培训;分享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服务创新案例;进一步完善全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其他系列助残活动 1、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七彩春天主题活动 为了提高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识,为了呼唤社会对唐氏儿童的白癜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