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0月25日,省道二期工程通车了!从此,由省道二期工程与国道北绕城、经四路、新国道构成的东台市区大外环正式“闭环”。

东台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省道二期全线贯通,对内,将进一步完善我市交通路网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市民宜居指数;对外,将打通快速通道,拉近我市与南京距离,促进沿线镇区经济发展,从而加快推进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以路为线 织就立体“交通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交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外联内畅的新交通,建设更加开放的新东台,“再造一个东台发展的黄金时代”。

年6月,省道一期工程完成,打通我市西南方向快速通道。年12月26日,市委、市政府大思路大格局谋划,大手笔大力度推进,同时启动建设省道二期、国道等五条国省干线。二期这条全长15.2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公里的快速路,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通车。省道东台段将国道、老国道、新国道、省道串联,成为东兴高速建成之前,我市往南京方向的重要通道。

省道二期工程共有三座桥梁,其中通榆河大桥和跨新长铁路特大桥是全线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亮点,是控制性工程。通榆河大桥为跨连申线三级航道特大桥,全长米,中跨达米,通航净高7米,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通榆河的自然生态。跨新长铁路特大桥全长.5米,宽26米,是我市第一座城市高架桥。

东台日报全媒体记者站在跨新长铁路特大桥上看到,一辆客运列车正从桥下飞驰而过,通榆河上船只南来北往,不远处,盐通高铁施工如火如荼。不久的将来,随着盐通高铁、东兴高速的建成,这里将形成上有高铁,中有公路、普速列车,下有水运航道的立体融合的现代交通路网,成为我市“内畅外联”交通网络的显著标志。

在省道二期路段,有这样一个暖心的细节,所有与村庄平交路口,都进行了改进,以水泥硬质路铺通相连,并装有防护栏和减速带。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既然是一条便民路,就要便民到“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平安路。

以路为带打通发展“快速道”

作为构建全市路网循环大交通格局的战略性工程之一,省道犹如一条经济纽带,对辐射和拉动溱东、时堰、五烈、梁垛、城东新区等镇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之间沟通交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拉近了梁垛镇与大市区之间的距离。”梁垛镇人武部长曹义华表示,该镇抢抓工程建设机遇,及时调整发展规划,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东台城市发展圈。工程建设以来,他们一方面加强道路两侧绿色通道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倾力打造生态路,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在道路南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致富路,推动富民兴镇。

“省道从我村穿境而过,不但让我们出门更方便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东新区富洋村村委会主任邓存山表示,他们将围绕省道,重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现代休闲农业等,做足做好交通富民文章。

随着省道东台段二期工程的建成,也方便了市内外企业的沟通联络。

以路为媒拓开城市“新空间”

“以前过了范公大桥才叫进了东台城,如今省道建成通车,海陵路南延也正在建设。”梁垛镇梁北村村民徐明感慨道,出门就是快速路,就和住在城里一样。他已经越来越分不清哪里是市区,哪里是乡镇。

梁垛镇通城村四组曹祥龙的家,就在省道二期的路边。省道开挖、平土、摊铺、绿化……他和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盼望这条路很久了。曹祥龙说,之前去梁垛镇上办个事,要从东边的通城路绕着走,一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小路,骑电动车少说要一个小时。“而今,这条路通了,二十分钟就到了,太方便了。”曹祥龙兴奋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以前他们村离梁垛集镇还很远,如今几条大路一通,就成了城市的郊区,十几分钟就能进城。

一路秋风送爽、一路绿树红花,这条新建的大道给人的感觉除了便捷通畅,还有看不完的美景。穿行在路上,左看右看皆是各色景观树:紫叶李、榉树、木槿、桂花、银杏、红枫……各种颜色的树苗参差有致,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树下。据了解,省道绿色通道按照道路两侧50米、2行景观树、6行常绿树、6行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三化”树、2行背景树的规划进行栽植,达到“四季有绿、应时现花”。高标准建成的绿色通道将进一步厚植我市生态优势,为打造舒适宜居的美丽东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驱车行驶在省道上,只见沥青路乌黑发亮,行车线流畅洁白,草皮树木绿意盎然。短短15.2公里的省道二期工程把海陵路南延、惠阳路、经四路等市域骨干道路联通,将我市城市框架向南延伸,为城市发展拓出更多空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xc/142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