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东台教育的第一手资讯!!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成立于战火纷飞的年,有着深厚的红帆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普遍受到了优秀文化的浸润和革命传统的洗礼。“红帆故事”成为他们口口相传的精神财富,而“敢于担当,勇于开拓,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红帆精神”则激励着他们健康成长。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特色小学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落在实处,学校申报了“红帆”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年4月,该项目被省教育厅列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年9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学校从环境建设入手,造浓“红帆”文化氛围。除学校建筑及道路均以“红帆”人物命名外,还建成“红帆”主题广场,陈列“红帆船”模型,增加主题雕塑“红帆搏海”和20米红帆长廊,红帆长廊介绍红帆人物、“红帆园丁”、“红帆少年”的事迹,让学生在英雄的故事中、在身边人的事迹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学校健全了“红帆”文化载体。扩建海防团纪念馆,在纪念馆内,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红帆历史,在家长开放日和重大纪念日,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开放,放大了它的影响。仅年,学校小小解说员就接待了退役老将军、新四军研究会、粟裕大将的长子粟戎生中将、学生及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等近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也曾到我校拍摄采访。 建成红帆少儿剧场,红帆少儿艺术团和班级文娱宣传队自编自排反映“红帆”文化的歌舞节目,将本地原生态的生活搬上舞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举行“红帆”人物报告会,故事会,诗文诵读等活动,发挥小剧场的综合功能。 学校精心打造“红帆”文化课程实践基地。建设红帆农场,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指导叙写观察与体验日记,让学生从劳动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注重雨水收集、风力发电灌溉,成立环保小社团,安排专人用环保生态的方式指导学生种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节省食堂开支,惠及校内一大批留守儿童,学生们在劳动中践行了“红帆”精神。 学校还建成苏北首家红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红帆交校”;建设红帆手工制作室及展览室;建设红帆大舞台,在学校中心广场建设露天红帆大舞台,每到周五,少先队组织学生到红帆大舞台向全校展示,诗朗诵、合唱、舞蹈、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环境的营造、载体的建设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将红帆文化建设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提出创“红帆”中队,评“红帆”少年活动。期初制定好活动计划、评比标准及要求,每周评比,每月考核,每学期综合表彰。完善学生成长记录,颁发红帆中队证书、红帆少年奖杯,举行红帆少年事迹报告会。在学校红帆长廊公布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先进激励学生努力践行红帆精神,有效推动了学校常规管理和红帆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做到规范化、常态化。年五(1)中队被省少工委命名为“英雄中队”,年省少代会队旗传递仪式在学校举行,学校少先队被团省委、少工委表彰为优秀大队。 以颂红帆诗、讲红帆事、画红帆人、唱红帆歌、演红帆戏、写红帆文、做红帆传承人等各种形式的“红帆伴我行”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成长。“红帆少年宫”成立20多个“红帆”小社团,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与社团活动,年6月,盐城市中小学社团活动现场会在校举行,与会的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对我校的社团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江苏教育报》等媒体,分别以“走进红帆岁月,走向梦想未来”“在感动中铭记历史,在感悟中勤奋读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泽学生心田”“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推进校园‘红帆’文化建设”等为题进行报道。《江苏教育报》记者认为我校“利用红色资源,将‘红帆’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渗透于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东台市依靠文化引领强内涵发展的一个缩影”。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白颠疯难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