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每一段记忆,

都有一段密码,

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

无论尘封多久,

那人那景便会在遗忘中被重新拾起。

记忆中的味道

麻糖

上学路上总是被门口老爷爷有节奏的敲打铁片的“叮叮当”的声音吸引的走不动。总是忍不住小心翼翼的掏出角票来上一块。能美滋滋的舔到这甜丝丝的东西是大早上最大的满足。

生炒热白果

走在路上经常听到:“生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一分洋钿(即钱)买×颗。”这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走上去,然后满心期待着它出锅的那一刻

钵仔糕

几乎每个老上海人都吃过钵仔糕,超高的颜值,Q弹的口感,吃在嘴里,爽在心里。

麦乳精

那时的麦乳精绝对算是奢饰品,每次来客人时都会泡上一杯,感觉倍有面子。冬天来一杯也暖到心窝了。总是背着妈妈偷偷的挖一勺干吃。

马头牌冰棒

简直就是童年的哈根达斯,只要听到大街小巷的吆喝““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就会忍不住流口水,非要缠着妈妈要一支。

爆米花

每次到弄堂口,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老远闻到那喷香喷香的味道我们就会兴奋的奔过去,捡起溅落在地上的爆米花含在嘴里,又脆又香,老有味道了,比现在电影院的爆米花好吃的不要太多。

幸福可乐

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饮料,能喝上一瓶,简直可以在小伙伴面前嘚瑟半天,就像它的名字,喝上一口满满的幸福,不是现在碳酸饮料能比的。

可可牛奶

它是上海本地产的,小时候几乎每家早餐摊位上都会放着这样的牛奶,陪伴了整个童年时光,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棉花糖

记忆中最美的画面,就是看见棉花糖云彩的瞬间,看着小贩一下下地卷着棉花糖由小变大,心里总是希望自己拿到的是最大最美的。

搅搅糖

“给我来一毛钱的”......“给我来两毛的”.....那浓浓的苕香味承载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记忆中的地方

上海电视塔

曾经的中国第一高塔——上海电视塔,当年的票券时代每一张布票上印的便是它,相当于现在每张人民币上的毛爷爷,后因东方明珠的建成便拆了,再也看不到了。

虹口大戏院

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就在这里,这是上海首家电影院,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开放营业的电影院,小时候总叫它“铁房子”,在一家溜冰场上用铁皮搭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后来改名为虹口大戏院,最后因海宁路拓宽就被拆除了,当时好多上海宁上书也没能留住它

亚洲第一弯

当时的它简直就是“外滩最佳观景点”,也是上海滩最酷的一道风景。因"亚洲第一弯"的景色太美,就连司机们经过时为饱"眼福",都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致使这个下匝道经常出现拥堵。后来因工程的推进,这座多岁的高架桥就消失了。

八埭头

曾是最具上海风情的老式里弄之一,一度繁华到有“杨浦南京路”的美称,也是阿拉上海人心中温暖的记忆。全长不过三四百米

却有电影院、清真馆、医院、学校等,衣食住行都可在街区决,近年迎来了旧区改造,八埭头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太平洋数码

小时候说起到哪去买电脑,大家都会齐声说“去徐家汇的太平洋数码撒!”曾一度是徐家汇的数码王国,坐落在核心商圈长达14年之久。后因业态“过时”,而被淘汰了。

东台路古玩市场

以前总喜欢抽空上那去逛逛,也说不上最喜欢哪一件,但是总会买点放在家里做装饰。东台路原是上海最早的古玩交易所,最终因古玩不敌价格更低的工艺品,卖古玩的店主纷纷退出了。

弄堂

上海人真正的生活是在弄堂,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前面小孩子在门口欢闹,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和妈妈们的笑声。弄堂虽小,但是一切都有,生活简单但快乐,如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很多弄堂也消失不见了。

记忆中的老行当

剃头匠

一个架子、一盆开水、一根板凳、一个煤炉就是理发师的所有行当。剃一个头不过2元,但是师傅的手艺却好的不行,剪得那叫一个麻溜,每次剪完后总会忍不住拿起塑料圆镜子看半天、、、、、、

弹棉花

小时候家里的被子都是弹出来的,盖在身上特别温暖,还很轻。

修表匠

以前最流行的不是手机,而是手表,当时手表出问题了如果不是坏到不行都舍不得扔,拿到修手表的作坊中都能及时搞定。现在随着手机的盛行,修表匠也越来越少。

补锅

以前的锅就算坏了也舍不得扔,总会拿去修修补补,炒出来的菜也依旧香的不行,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锅就是坏了也不会再拿去修了,久而久之,补锅匠也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记忆中的游戏

斗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入黄金秋月,蟋蟀就在“宇”中,就在屋边的墙根下鸣唱得特别欢,弄堂里虫客们便约好斗蟋蟀,斗虫时拿出来的蟋蟀盆都是精致无比的老古董,手里拿一根斗棒,委实像极了一个作战指挥官。看着他们相约配对斗蟋蟀,看着蟋蟀捉对儿撕咬酣战,这就是热闹的最夺眼球的事儿了。战事末了,斗败的蟋蟀被主人扔出盆外,末位淘汰。小孩们如获至宝,争着去抢他们扔出来的“败鬼蟀”,拿回去自己饲养,为上海人的弄堂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丢手绢

丢手绢是所有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大大的操场,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欢乐的笑声,围成一圈的时候,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丢手绢的人围着圈儿跑,偷偷把手绢儿放……其他人不许议沦,也不许偷看。既紧张又兴奋。

滚铁环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有时候还会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的时候声音清脆悦耳,滚的时间越长就约酷。

虽然它们正在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但是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情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因为它们代表着那个年代阿拉上海人的生活,

记录着那个年代独特的上海文化、、、、、、

欢迎上海的伙伴们进群讨论分享

“我们的老上海记忆”

如若无法进群

请添加局长(juzhang)备注“老上海”拉你进群

主编局长,请加

商务合作请添加

(点击图片查看上海最新情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
氮芥酒精价格是不是很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rk/3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