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306/8720484.html
名师讲高考——江苏语文作文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命题特点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活化,与我们当今社会火热的生活联系较以往更密切。二是思辨性,突出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引领考生全面的一分为二的思考问题,有较强思辨色彩。三是文艺化,继续延续江苏十二年自主命题的风格,有较强的文化内涵,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实际、教学用材紧密联系。让考生学有方向,考有所源。命题做到了两个保证:一是为保证绝大多数考生有话说,坚持了开放性的原则,中心话题(关键词)明确。二是坚持了多角度的原则,为保证考生考场发挥有明确方向,命题在明确话题关键“物各有性”的基础上又从多角度给考生进行引领。让我们在考场急就中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有感觉易发挥的那个点,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各显其能。审题立意材料作文与一般作文相比首先难在对材料的审读。这则材料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强调的是“物各有性”,即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二是“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唯有“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方能“共存相生,百味纷呈”。三是“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告诉我们不仅盐和水等“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这里的“如此”是说“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显然,这是一则比喻兼哲理类的材料,与考试说明的方向极其吻合。年考试说明主要提供的就是比喻类“微光”(年上海卷)和哲理类“青春之朽与不朽”(年江苏卷)等四个样题。材料主旨非常明确:强调融合之美,共存和共生之美。从四句话的整体关系看,三四两句是重点,即强调人(事、物)的融合,共存和共生,这是材料命题的出发点。側重于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共生”主题。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诚信、平等、友爱、互助、包容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维护秩序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文明消费、节约资源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自身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精神健康、心理卫生、心态平和等思想和观念。由此,高考江苏卷作文立意的方向或角度就明晰了:3+1:可以从“物”的角度,可以从“事”的角度,“人”的角度,还可以从“人事物”即整体的角度来写。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思考,有一定的高度和品位。写作指要1.要贴近热点,充满正能量今年的高考作文有意引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rk/148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