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这一主题,不断巩固和扩大省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提升。 年,我市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佳绩频传。 沐浴着文化的和谐之风,如今,在我市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百姓正共享公共文化建设红利。 昨天记者走进市文化馆的排练室,牡丹花开文化合作社的成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节目,为一年一度的全市群众文艺优秀节目调演做准备。领队陆爱红告诉记者,这次她们参赛的节目是歌舞说唱《小广场大幸福》,整个节目从词曲创作到歌舞编排都是合作社的成员自己完成。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精心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市博物馆、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二期工程、西溪古城、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新建的图书馆按照“江苏一流”的标准正在建设中。不断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幸福小广场建设,基本完成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达标建设任务,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与此同时,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文物非遗工作不断加强。今年以来,组织冯道立故居、鲍氏大楼和三仓烈士陵园申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推进犁木街二期工程发绣一条街规划建设,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加大。依托孝贤文化、海盐文化、三相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市文化及相关企业发展到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35%。剧目创作生产多措并举。创作出一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 东台广电jsdtgd小编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