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健康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重要的民生诉求之一。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健康东台”建设,奋力建成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做好健康东台新答卷》,现在请看第一篇:传承中医特色走活中医惠民一盘棋。在“健康东台”各项工作中,我市中医发展特色显著。近年来,我市率先医院、镇中医馆、村中医阁建设全覆盖,中医适宜技术迅速在全市各医疗机构普及开来,医院、镇级中医馆、村级中医阁各展所长、齐步快走的新格局。

早上九点多,正是惠阳社区卫生服务站最热闹的时候。二楼中医阁坐满了候诊的病人,副主任中医师沈宇进在病床间来回奔忙,为病人进行施针,艾灸等中医操作。沈宇进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诊疗近30年,他治疗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在社区小有名气,每天找他做治疗的病人络绎不绝。

市区惠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副主任中医师沈宇进:近几年来,我们东台非常重视中医的发展,大力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我们门诊的人次是越来越多,每日近三十人次,就诊的病种范围越来越广泛。

正在做针灸的这位中年人叫赵峰,是一名货车司机。由于常年开车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疼的职业病。每次他的颈椎病犯了,就直接来找沈医生。

患者赵峰:昨天颈椎又犯了,颈椎压迫头昏,我受不了就来做(针灸),做了晚上回去头就不昏了,就继续做一个疗程。中医效果蛮好的。

如今,热衷于中医治疗保健的市民越来越多,市民“治未病”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医院东院的治未病中心常年开展膳食指导、中药茶饮养生、四季调养、情志调节、音乐疗法等中医特色服务。每年举办膏方养生节、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专项大型活动,逐步成为该院的特色品牌。

医院治未病中心负责人万圆圆:“治未病”的概念首先在《黄帝内经》中提出,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含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我们治未病中心通过体质辨识,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按摩等手段,对患病人群进行干预,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优势。通过这些年的运营,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们治医院的特色专科、品牌专科。

从市区、到集镇、再到村居,中医院、中医馆、中医阁,一处比一处更火。从年开始,我市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在全市个村卫生室、13个社区卫生站建成了标准化的中医阁,配备针灸仪、艾灸仪、颈椎牵引椅等中医器械。6个区域中心、17个镇卫生院均因地制宜建有中医馆,设有中医诊室、中医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配备TDP治疗机、电针仪、电磁波治疗器等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施。安丰的中医脾胃病科、新街的浮针、海丰的骨伤、后港的泥灸、富安的定向透药疗法……一批中医特色疗法叫响名头。同时积极策应医疗服务新业态,以智慧健康工程为载体,探索互联网+中医服务,使中医服务走向智能化,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而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市卫健委要求镇中医馆医生掌握“15+X”的中医适宜技术、村中医阁医生掌握“8+X”的中医适宜技术。医院、中医院和6个区域中心的“2+6”实训基地,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对名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名乡村医生开展全覆盖培训,建成了以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发展新格局,推动人才、技术等中医资源自由流动。

乡村医生走上来,城里专家也要走下去。每周五医院的中医专家定期走进村居送医上门。王立新和张铭正两位专家来到五烈镇甘港村给村民义诊。两位专家刚坐下,立刻被围得水泄不通。

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王立新:这个中医村村行实际就是送医下乡,送医下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就是说让更多的百姓能享受传统的中医服务、中医养生,第二个就是送中医适宜技术到乡村,让乡村医生掌握,更好服务广大百姓。

由医院牵头开展的“中医村村行”活动已经走遍90多个村(社区),累计为近万名群众、基层站室送医、送技,受到基层医生和群众的欢迎。

五烈镇甘港村卫生室医生马兰芳:现在对我们基层医生在中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医院的专家到我们甘港来义诊,在给附近村民带来方便的同时,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复兴和振兴中医药事业任重而道远,我市将不断丰富中医药服务载体和内容,做优做特做强中医药特色,医院着力培育省市名老中医、国医堂、中医治未病、“膏方节”等知名品牌,医院。镇中医馆、村中医阁全面提档升级,规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打造中医人才高地和东台中医健康产业品牌,培育发展特色医药文化资源,促进中医与康复、养生、养老、旅游等多业态有机融合,进一步传承中医特色,走活中医惠民一盘棋。

记者:陶岭、余闻、陈海松、杨星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dl/93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