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年1月1日,东台市教育局局长王劲松被中国江苏网专家智库委员会聘为“书法领域特聘专家” 1月5日,中国江苏网围绕“探寻育人者翰墨情怀,品读东台市校园书香”这一主题,对王劲松进行专题采访,探寻我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做法。 小编这就为您奉上访谈记录(根据访谈视频综合整理)探寻育人者翰墨情怀 品读东台市校园书香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出台相关规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记者:作为横跨文学、艺术和教育三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以及家庭来说,是否缺失?大体是怎样的一种现状?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必须建立大教育格局,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形成教育整体合力。对此,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在文化启蒙、每日涵养、耳濡目染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根”的人、大写的人,也是家长的职责所在。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家庭层面自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原因也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受浮躁心态和功利倾向影响,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以“成材”教育取代了“成人”教育,以分数的“一元”取代了发展的“多元”,以学校教育取代了家庭教育,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失魂”。现在的家长多是上世纪“70”后和“80”后,自身也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特别是在优良家风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功课要补。另外,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父母在外打工,疏于且无力于孩子的日常教育,让“完整”的教育变成奢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不能承受之重。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付诸行动。 王劲松记者:您作为东台市教育系统的掌舵人,近来年,全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近年来,我市在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记住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让“理性的东西凝结在感性中,历史的东西融会在心理中,社会的东西内蕴于个体中,个体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或文化涵养得以建构”。我们加强环境、学科和活动三类课程建设,常态化开展“美德行”“雏鹰助老,情暖夕阳”“续写雷锋日记”等主题德育教育,逐渐形成品牌和影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编制《新三字经》《东台名人》等乡土和校本教材,开展“手绘文明”“日行一善”等开口小、参与面广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价值、促进知行合一。 二是加强“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大力推进和而不同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小学的“努力”文化、第一小学的“求真”文化、安丰中学的“乐学”文化、东台中学的“勤能煮海,进可登天”,实验中学的“另起一行,我是第一”,就是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师生认同的价值提炼和特色实践。今年我们举办第五届东台教育论坛,开放了5个特色文化建设现场,后港小学的写字育人、时堰小学的书香建设等现场给全市中小学校长带来不小的冲击,加深了对校园精神、品质、特色塑造的体认,促进各校对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从“心动”真正走向行动。 三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年,我们创办了全市中小学国学培训体验基地,先后吸纳城区及乡镇近万名学生走进晏溪书院,体验国学经典,优秀文化传承平台的示范辐射效应日益显现。今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起始年级家长全员培训活动,立足于家校融合,对家长加强言传身教、优化家教氛围、开展亲子共读等提出明确要求,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共识。结合双语“真阅读”工程实施,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读书笔记展评、文学社团现场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落在日常、抓在经常。 王劲松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阶段,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初中阶段,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 记者:您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颇深,从专业上来讲,中小学生普及书法艺术教育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加强书法教育是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的要求。有人形象地认为,阅读是让人在牙牙学语后“第二次说话”,书法艺术则是让人获得“第二张面孔”,思之诚然。从大的方面说,加强书法教育教学,就是要着眼“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让文字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地质层”的因子成为育人的丰厚养料,让学生从小对书法这一国粹多一份认知认同和情怀情结;就是要让书法这一“有意味的形式”成为学生审美体验、感受、表现和创造的重要资源,这对于青少年习惯、性格、气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从小的方面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是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关键在于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达到了写好字的基本目标。郭沫若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因此,开展书法教学,正是有着多方面积极意义。 王劲松记者:目前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普及书法课程,难点在哪里?是课程体系的完善?师资力量的配备?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保障?还是政策支撑?我们东台市教育系统可否做过有益的尝试?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三年多来,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广普及书法课程,基础在学校,重点在课程,关键在教师。学校要把《指导纲要》落细落小到各年段,做好课程规划实施、教师研修培训、校本资源开发、评价机制完善等工作,保障书法教育教学常态化、序列化。书法教师要增强自身综合素养,自身写字差强人意,就很难谈得上有效示范,学生就难以“亲其师信其道”;要增强指导力,标准化和大一统的讲解与指导容易流于“空”,失于“泛”,一个有经验的书法教师应该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要强化责任担当,从育人的高度看书法,满怀热情、俯下身子,做课程的建设者和促进者。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学校有一两个热衷此道、乐此不疲的教师,在学校支持下带动身边一批人,形成一个团队,对书法教学形成带动辐射,甚至形成一所学校的书法教育特色。 东台市对书法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在加强课程建设、区域整体推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课程层面,小学各学段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把书法指导课作为新课型,研制出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向全市推广;农村学校利用学生中午在校时间安排写字,有条件的学校每周由专业教师利用电视录播室进行视频教学,供书法普及阶段师生共同学习。活动层面,每年举办全市小学生现场写好字展评活动,评选优胜学校和班级;每年开展现场才艺大赛,把硬笔和毛笔书法作为重要展示项目;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把书写作为权重。师资层面,把书法纳入教学基本功培训与考核范畴,不少学校每周要求教师完成“三字”作品,每月开展点评交流。 最近,我市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成立教育书画院,吸纳教育系统有书画专长的教师加入,定期邀请书法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书画研究和交流活动,培养一批专兼职书法美术教师队伍,对于加强书法师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劲松记者:作为教育界里的书法家,您对青少年学习书法艺术有何建议和指导? 青少年学习书法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也有不少这方面的专著和教材。书法作为艺术,学习时首先遵循规律之“真”,取法乎上。重在日日练习,多读帖揣摩,入乎其内,得其三味;在此基础上多临帖书写,所谓提笔即是练字时。练字的时间总还是有的,清代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有:“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这种精神和习惯值得提倡。 同时要注意目的之“善”,修身养性。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不可沾沾自喜、急于求成,艺无止境、止于至善,要进一步放慢脚步,在练习中体会书法之道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笔笔未宜忽,字字悟其神”,让自己的书法学习自觉置于更宽的境地,从而不断有新的收获和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心境趋于平和,多了份“宁静致远”的情怀,也更多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结合起来。 再次要讲求艺术之“美”,怡情悦性。艺术以审美为核心,书法之美,如林语堂所云:“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让气韵生动起来、丰富起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书法也要讲求“字外功”,多亲近自然,对“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才会获得更多的字外之趣;多观摩名家书法、各种展览,多读读与之相关的书籍,多增加自身的文化积淀,对书法这一中国特有艺术形式才会有更深的体会和自信。 王劲松记者:最后再回到书法艺术本身,我们注意到,您在书法艺术领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近些年来,您对书法艺术所探寻和追求的是什么? 有时,我以为可以没有书法,殊不知,书法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书法除了实用,更主要的是愉悦性情,提升修养。像我们从事创作的人,一旦拿起笔,你就是帝王。你能驾驭一切,掌握一切。斯时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的臣子就是笔墨。笔墨如此多娇,这大概就是“欣然命笔”的诠释吧。毛泽东用过这四个字,其得意洋洋之色,跃然也。不过,毛主席在现实生活和创作中都是帝王,而我们只能在创作中南面为“王”,但这也就够了。 我也希望我的作品在今后的岁月中找到内心的安定。 黄公望曾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 他说:“画不过意思而已。” “意”不变,是法。 “思”是变,是想法。 一个常,一个无常。 没有想法的书法家常常在常识之中,而艺术往往在常识之外。 王劲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dl/90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