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有海春轩塔,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筑的目的是为了镇海和导航,故又称“镇海塔”,现已成为东台古老文明的象征。 耀州有神德寺塔,建于宋代,建筑风格雄浑庄严,八面八棱九级,斗拱挑角,密檐环围,雕刻精美,俗称“耀县塔”,足见它在耀州这座城中的崇高地位。 两座古塔作为两地地标性建筑,历经千年,沧桑岁月的背后,是东台和耀州同样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 时光流逝,千年古塔,巍然矗立至今。从黄海之滨的江苏东台,到关中平原的陕西耀州,千里之遥却又咫尺之近,因为两地血脉相连。年东西部帮扶协作,让远隔多公里的耀州与东台“最美丽的遇见”,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扶贫之旅就此开始。 年轮更替,情意更浓。三年来,随着东耀协作产业扶贫项目的深入推进,扶贫产业托起了耀州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扶贫协作之花已在耀州广阔的黄土地上灿烂绽放。 精准扶贫路,殷殷民生情。 三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对标耀州所需,倾尽所能,用心用情,让远隔千山万水的耀州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来自东台的浓浓爱意。东台先进的发展理念、丰富的帮扶资源、社会的爱心捐助源源不断汇集到耀州区贫困乡村,耀州优质的农特产品、富余的劳动力得以开发利用,一股东西部地区同心协作谋脱贫的暖风吹遍了耀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年初,耀州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而这答卷的背后既有耀州区上下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更有东台的千里送温暖的帮扶。 东耀牵手,跨越千里真情帮扶沮河悠悠,见证着耀州人民同心共筑小康梦的信心与决心。 江淮情深,始终铭记着东西部扶贫协作伟大征程中的款款深情。 协同联动、抓实工作,共同的历史使命,成为两地明确的共识。 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东台、耀州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走访互动,加快构建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新格局,推动帮扶协作内容不断扩展,协作领域不断拓宽,不断丰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刻内涵。 今年8月25日,江苏省东台市委书记杨雪峰带领东台市党政代表团到我区考察工作,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要求,巩固提升东耀脱贫攻坚成果,共同推动东耀合作迈上新台阶进行考察交流。双方签订了东台耀州“十四五”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交流与合作。 三年多来,两地交流互访呈常态化趋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部门、企业、镇村实现互访95批余人次。同时两地共有86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挂职交流学习。 跨越千里,东耀情深。三年来,累计实现镇结对9个、村村结对7个,收到对口帮扶资金余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先后捐助余万元财物支持耀州区高尔塬村、北梁村和白瓜小学建设。东台卫健委援建39.6万元,支持建设的深度贫困村北梁村卫生室已经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医院派驻管理团队15名专家,捐助资金20万元,对医院建设,填补了耀州区乃至铜川市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产业支撑携手前行共奔小康脱贫攻坚,产业先行。结对帮扶绝非单向“输血”,而是在双向交流中“造血”,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我在村上的香菇大棚里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装菌棒、倒菌棒、剥袋子,活不累,每个月都能挣元呢!”说起现在的工作,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52岁的贫困户黎天成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像这样依托扶贫产业在家门户务工、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的贫困群众,仅仅蔡河村香菇基地就有多人。 耀州区庙湾镇香菇小镇项目是耀州区具有代表性的苏陕协作重点扶贫项目之一。香菇小镇龙头企业德祥公司积极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规模化食用菌种植基地对接,年5月8日,庙湾香菇小镇第一批1万只香菇菌棒顺利出口韩国全罗南道并已顺利出菇。香菇小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东耀协作注入的资金,这里才有了第一批的香菇菌棒,才有了今天香菇小镇的规模。 东台对口帮扶耀州以来,累计收到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万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48个,涵盖产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覆盖贫困人口人。今年实施的9个扶贫协作项目,使用省级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万元,可惠及贫困人口人,为耀州的脱贫奔小康贡献出了东台力量。 扶贫消费,让爱跨越千山万水“吃着这扶贫苹果真是从嘴里甜到了心里,耀州不少种植苹果的贫困户一年的收成又有了着落啊!”东台市农发行李华感叹地说道。在东台国贸旗下超市设有耀州农特产品专柜里,耀州瓷、耀州苹果、核桃等特色产品摆满柜台,琳琅满目。 充分发挥东台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地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积极构建耀州农特产品绿色通道,做好消费扶贫“大文章”。耀州特色产品的销售量和影响力持续攀升,“耀州符号”开始融入东台人的日常生活。 “供应的耀州苹果品质得到了东台消费者的认可,为了确保质量,在收购源头和分选、包装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使东台消费者吃到耀州的好苹果。”高塬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孙宏伟说。 三年多来,累计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0余万元,耀州苹果、樱桃、核桃等农特产品广泛受到东台市群众好评,余贫困人口享受到消费扶贫带来的红利。 劳务协作,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我在社区工厂上班,现在不用为生计发愁了,还方便照顾家里。”关庄镇杨塬村贫困群众的李小燕说道。今年40多岁的李小燕,去年从山沟里搬到了镇上的移民安置小区,本来还发愁没有经济来源的她,自从在社区工厂上班后,日子一下安定了。 东耀扶贫协作开展以来,结合耀州区贫困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家庭情况、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精准扶贫。每年新年伊始,东台耀州两地密切联系,充分依托东耀扶贫协作的契机,紧盯各类人群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统筹安排,稳步推进,以就业扶贫为抓手,借“春风行动”之势率先在耀州开展就业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通过解决就业,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同时在加强劳务协作交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支持社区工厂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优先为有意愿转移就业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开通了贫困群众就业“直通车”,搭建起就业“连心桥”。 三年多来,先后举办“春风行动”暨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4期,实现贫困劳动力到江苏省就业人、就地就近就业余人。组织农村致富人、返乡创业人员27人赴东台市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带动贫困人口75人实现就业。引进伊凯文箱包等社区工厂7家,吸纳贫困劳动力47人。 一组组数据,记录下多年间东耀协作的成绩。 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时空中被清晰定格;每滴艰苦创业流下的汗水,都在长路上浇灌未来。 东台带给耀州的,更有沿海地区先进理念的冲击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同样吸引来东台客商落户,为耀州群众打造劳动致富的新平台。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宽。东西部扶贫协作让东台与耀州凝聚了跨越千里的亲情,两地在越来越紧密的交流中,手握的更紧,心贴得更近,共建帮扶大格局,奏响实现全面小康“大合唱”。 记者:张尚功朱云史伟 编辑:刘月 审核:唐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dl/85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