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经济开发区创建于年,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居(社区),人口4.26万人。 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示范园区、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特种金属材料科技产业园、江苏省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江苏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两化融合试验区等。 经过十多年发展,园区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年跻身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第一板块,列省级开发区第24位。正在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发区着力推动特种金属、特种纤维、特种玻璃、电子信息材料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1、特种金属材料产业按照亿规模定位,重点招引高性能合金材料、非晶微晶合金、表面改性金属材料、新型焊接材料等项目。2、特种纤维材料产业按照亿规模定位,重点招引高性能碳纤维、生物纤维、矿物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等特种纤维项目。3、特种玻璃材料产业按照亿规模定位,重点招引汽车玻璃、光伏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光学玻璃、微晶玻璃和超薄基板玻璃等项目。4、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按照亿规模定位,重点招引光纤通信、存储介质、电子线路板、半导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等项目。 东台沿海经济区成立于年,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地处江苏沿海中部、长三角北翼,距上海公里。临海高等级公路、省道贯穿全境,西接沿海高速,南邻江海高速,80公里半径内有盐城、南通、扬州泰州三座机场,具有较好的主体交通格局。近年来,抢抓江苏省委、省政府在东台实施百万亩滩涂围垦工程的重大机遇,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海洋生物、机械电子、生态旅游等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基地和以国企、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绿色高端制造业基地。产业规划定位明晰,产业导向鲜明。按照“港城、港区、港口”三港联动的规划思路,主要建设40平方公里产业区、30平方公里港城、2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10平方公里旅游区,着力基础配套建设,循序推进。根据国家和省鼓励发展的产业导向,按照东台市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装备、海洋生物、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绿色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采取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方式,积极承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优质产业项目,打造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科技型园区。突出招引科技含量较高、资源利用合理、社会回报较大、环境友好型制造业项目。绿色能源产业江苏省对东台市在光伏指标上重点倾斜,支持东台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市。新能源产业园实行应用与制造互动发展,建成并网发电新能源规模达到兆瓦,滩涂光伏电站全球最大,“风光渔”立体开发模式得到了张德江委员长和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的高度评价。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兆瓦海上风电、兆瓦光伏电站、苏美达动力科技等重大项目,确保实现年园区总产值达亿元的目标。绿色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4平方公里,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品牌,加快推进华大产业园、光亚水产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重点培大育强投资40亿元的中粮肉食产业链项目,启动与日本三菱合作发展肉制品精加工、功能性食品和副产品开发利用,形成生猪养殖深加工全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超亿元。优先发展烤鳗产业,生产优质鳗鱼系列食品,实现销售超10亿元。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首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50亿元。园区着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生物制品、海洋微生物产品、干细胞生物科技产品。目前已经有赛欧帕克干细胞生物工程、健佳药业、赐百年微藻等企业入园。其中赛欧帕克干细胞生物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设胎盘干细胞库、干细胞移植中心、医院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外首家胎盘组织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库与首家干细胞开发应用基地。生态旅游产业突出海的主题、做足水的文章、叫响绿的品牌,重点发展生态湿地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佛教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等。目前,永丰林生态园、黄海森林公园、风光渔互补观光区、佛教文化园、港龙广场、渔美人商业街、通海湖公园等沿海旅游景点已相继建成开放,映海湾旅游片区即将建设。临港产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依托方南围垦和一级渔港工程的实施,近期建设万吨级产业港,迅速突破大吞吐、大体量的重型临港产业项目。在中长期发展上,抢抓江苏省委、省政府在东台实施百万亩滩涂围垦的契机,全力打造国家级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通过围垦建设深水大港,高水平开发滩涂,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全力突破重大项目,不断培育壮大临港产业。未来东台沿海既有深水大港的前沿阵地,又有百万亩滩涂的腹地,可以实现港口、港区、港城联动发展、互动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港口同步推进百万亩滩涂围垦和深水大港论证建设工作,通过围垦建设港口,依托港口高水平开发滩涂。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港口建设“三步走”战略。以临海高等级公路通车为契机,南接洋口港、上海港,北接大丰港、连云港,真正实现借港出海;结合国家一级渔港建设,规划建设0吨级以上过渡性产业港;深水大港已完成可能性论证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东台苦水洋海域具备建设10-20万吨级深水大港条件,深水大港基础性工作正有序推进。港城 东台沿海经济区港城建设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和30平方公里、15万人口规模,提升规划层次,重抓功能配套,高标准、特色化、组团式建设沿海港城,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观宜居的生态城市。“三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全面拉开,金融商贸、教育卫生、文体休闲等功能基本配套,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淡水供应等设施同步推进,并规划建设沿海物流集散基地,积极筹办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抓紧实施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快速集聚港城人气,沿海现代化特色小城市初具规模。 西溪,位于台城市郊古运盐河畔,系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源头地,素有“东台之根”之雅称。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年)建镇,一直隶属于扬州府海陵县(泰州市),清乾隆33年,建东台县,西溪始属东台。 西溪人文荟萃,尤以“三相”著名。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任宰相都曾先后在西溪担任盐官。晏殊创办的西溪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晏溪河也因晏殊而得名;吕夷简手植牡丹名闻遐迩,并建有牡丹亭;范仲淹主持修建了范公堤,并曾以“莫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称诵西溪。 西溪文化厚重,西汉时期(约公元76年)便建有广福寺,境内曾有大小寺庙余座,正规丛林13个.泰山护国禅寺,建于南宋,历经余年沧桑,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江苏省23座佛教重点保护寺庙之一。佛教文化兴盛久远,东台籍大德高僧辈出,在中国佛教界声誉卓著,近代有应慈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和上海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真禅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当代有无相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无锡祥符寺住持)、觉醒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能修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大明寺方丈)、心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金山寺方丈)等。海盐文化声名显赫,自汉代“煮海为盐”,被誉为“天下海盐仓”,明清时西溪盐仓监管淮南中十场,为两淮重点产盐区。年,建东台盐场。海盐文化(草煎盐业文化)是西溪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5年11月,全国盐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东台举行。孝贤文化家喻户晓,自西汉始,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即在西溪广为流传,据考证,现与之有关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鹤落仑、董家垛、舍子头、凤凰泉、辞郎河、摹云庄、东、西鞋儿庄、缫丝井及汉孝子董永墓和董孝贤祠等)。年10月26日,《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在江苏东台、湖北孝感和安徽安庆同时举行(湖北孝感侧重于孝文化,安徽安庆侧重于黄梅戏故乡),年5月,东台“董永传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溪遗存丰富,境内古寺、古塔、古桥、古道众多。海春轩塔——东台地标,位于西溪泰东河北侧,建于唐修于宋,为“内唐外宋”两层砖结构塔抱塔,迄今己有余年,塔龄为江苏现存58座古塔之最,民间俗称“西溪宝塔”,又名“孝母塔”、“尉迟塔”,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圣桥、八字桥——两桥均为宋代单孔拱形砖桥;通圣桥位于泰山寺门前晏溪河上,“八字桥”位于晏溪河和雄河二河三岸交汇处,“一步两顶桥,两桥通三岸”的“八字桥”,较周庄双桥早建多年,现均为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梨木街——位于晏溪河北侧,青砖路面,现存多处明清民居,明清时期犁木街上销售的犁木、农具,驰名于苏北里下河水乡,犁木街因此得名。三里路——系古海口栈道,西起犁木街东端,全长多米(俗称三里路),始建于西溪建镇时期,迄今已有0多年,早于范公堤修建逾千年。 近年来,东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于7年启动西溪开发。年12月,正式组建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与东台市旅游局合署办公,统筹组织、强势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溪景区规划范围东至串场河、西至新国道、南至泰东河、北至向东河,地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包括晏溪河居委会、泰山寺居委会、万陆居委会和西郊村、三曹村五个社区(村)。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发展目标是:紧扣“文化铸魂、融合创新、产业拓伸”的发展理念,形成文化传承与生产发展互联互动,通过水景空间的营造、生态环境的提升、文化底蕴的挖掘,建成集旅游度假、城市休闲、文化产业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溪景区总体规划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片区:历史文化休闲区、现代文化休闲区和生态旅游休闲区。其中历史文化休闲片以千年古镇西溪为核心,打造集海盐文化、佛教文化、孝贤文化等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区;现代文化休闲片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建设艺术传播、精品鉴赏、休闲娱乐等设施;生态旅游休闲片以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普教育、农耕体验观光等休闲设施。 目前,景区的主要景点有: 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规划占地亩,总投资万元,一期工程45亩,建成董永七仙女雕塑、董贤祠、浮雕长廊、老槐树、土地庙等景点,年1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目前,在一期初步建成八个观光点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园内游步道、景观桥梁等各类旅游设施,完善建设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二十四个景点,将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文化挖掘放大。项目占地90亩,计划投资3万元。整个园区初定今年“五一”节建成开放。 泰山景观大道全长米,重点打造了一座宋代风格的牌楼,步行景观道路面铺装花岗岩石材,道路两侧设置落地景观灯和仿古路灯,为西溪景区平添了几分雅趣。仿古商业文化街由市城投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总投资4万元,在道路亮化中遵照新建如旧、仿古配套的要求,充分彰显了西溪古镇历史文化特色。 东台市西溪植物园,总投资3亿元,核心区总面积0亩,以亩人工湖“仙湖”为中心,分为现代农业展示区、高效园艺示范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区等三大功能区,是人们体验农耕文化、回归自然和农业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西溪古城,位于西溪景区泰山大道东侧,按照“古镇为体、文化为魂”的基本原则,突出宋文化主题,再现西溪古盐镇的历史繁华,打造一座古典与现代、文化与商业为一体的宋代风格商业群。西溪古城内建有晏溪书院、三相阁、海盐文化馆等景点。该项目一期占地45亩,计划投资2.2亿元,已于年5月16日建成开放。 海春塔苑以唐塔宋寺为核心,建设佛教文化集聚区,充分展示东台佛教历史,海春塔苑建有泰山寺、佛学教育文化馆、莲花广场、慈孝文化馆、广福寺、紫竹精舍等景点,该项目占地亩,计划总投资0万元。已于年5月16日建成开放。 西溪古镇已形成集旅游、生态、休闲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正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未完待续,城东新区宣传片敬请期待) 1、为改变冬粉阅读习惯,根据大家的建议,东台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EDM营销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