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台市人民法院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聚力优化诉讼服务,聚责推进多元解纷,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智慧法院 按下诉讼服务“快捷键” “不但节约了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还提高了效率。网上跨域立案真是太方便了!”李女士由衷地表示感谢。 去年11月,东台法院帮助李女士向管辖法院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法院就一起离婚案件完成跨域立案,全程仅仅用了11分钟。 这是东台市与贵州省两地法院首例通过“移动微法院”平台实现跨域立案的案件。 据了解,东台法院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立案模式,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发放传单、架设展板,让群众了解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当事人通过诉讼服务网或江苏微法院小程序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就可以进行线上调解或立案,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司法服务”。年以来,该院共办理网上立案件,跨域立案49件,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网上立案可圈可点,实体服务也值得点赞。通过建成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开通绿色通道等举措,东台法院有效解决了当场立案、自助立案、缴退诉讼费等一系列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多元解纷 跑出定分止争“加速度” “一心一意办实事,公正调解暖民心”。去年,东台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了东台某制衣有限公司拖欠单某等55名职工工资系列案件,单某等55名职工送来锦旗感谢。 为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落实落细,东台法院与市司法局开展全面协作,建成“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非诉讼服务分中心”,通过联合妇联、共青团派驻及返聘离退休老同志作为特邀调解员等方式,吸纳多方社会力量参与诉前调解。针对类型化、专业化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该院积极与物业、保险、医疗等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达成诉调对接协议,积极推进多个专业调解组织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年以来,该院诉前受理案件件,调解成功率达45.78%。 除此之外,该院还积极擦亮两张“特色名片”:“法官村长”机制和“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 ——厚植“法官村长”机制。该院将96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嵌入全市综治网格,设立22个审务工作站,全方位深化诉调对接,减轻群众诉累,把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前。 ——放大“一庭三所+”多元解纷品牌效应。由法庭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劳动服务所支持,综治、信访、自然资源和规划、税务、市场监督、村居社区、行业协会等9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分调裁审 驶入案件审理“快车道” 前不久,因业主拖欠物业费,东台某物业公司将12户住户起诉至东台法院。立案后,案件交由该院非诉讼服务分中心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后,随即转到物业纠纷专业审判团队审理,最终,判决4件,另8件调解成功。12起案件仅仅在一个月内就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这是该院全力推进“分调裁审”、类案示范性判决的一个缩影。 东台法院始终认为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是全面提高审判质效、破解人案矛盾的有效途径。为此,法院建立系统智能识别为主、人工识别为辅的繁简分流机制。通过繁简分流自动识别系统对新收案件进行首次分流;对系统未能识别的,由1名资深法官助理担任专职程序分流员进行二次分流;对立案环节未能有效甄别的,由业务庭(局)长综合考量案件类型、法官专长和在手案件数量等进行再次分流。 同时,为提高审判效率,该院积极统筹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组建12个速裁团队。庭审中由承办法官直接归纳争议焦点,并指挥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发表观点,不受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的限制。年以来,该院共速裁案件件,占比达76.46%,平均审理时间49.22天。 此外,该院还推行类案示范性判决,对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系列案件,进行示范性调解、审理、判决。同时,积极简化裁判文书制作,适用要素式、令状式、表格式等裁判文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 来源:东台法院 原标题:《《人民法院报》报道东台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纪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ongtaizx.com/dtsdl/14105.html |